如下:
1、《憫農》李紳(唐代)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譯:春天只要播下壹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天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李紳,字公垂,,生於烏程縣,亳州譙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代表作有《憫農》、《樂府新題》20首。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他壹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
2、《詠史》 ?李商隱 ?唐代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翻譯: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為什麽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麽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裏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有幾人曾經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天長地久,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是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唐文宗開成二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壹生困頓不得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