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什麽是中國古典詩詞建築美

什麽是中國古典詩詞建築美

中國古代詩詞是最講究形式的,在長期發展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了各種規律、各種體制,再結合漢語言文字的特點,使得古代詩歌在形式上具有壹種音樂美和建築美,詩讀起來很好聽,抑揚頓挫;也有壹種建築美,詩很規整、很整齊,就像我們現在蓋的樓房壹樣,上上下下都是方的。西方的詩或者國外其它的詩,金字塔式的或者階梯式的,也有它排列的形式。當然詞有長短句,它也是壹種形式、壹種形態,所以它表現出壹種獨特的音樂美和建築美,這種形式美,在世界的詩歌園地當中也是獨具壹格的。中國古典詩歌早期定型為“四言詩”,大家知道《詩經》,最早定型的是“四言詩”,就是四個字壹句,但是並沒有特別的格律的要求;到了漢魏六朝時期,“五言詩”“七言詩”興起;到了南朝時期,在齊代永明年間,有人發現了漢字有平、上、去、入四聲,四種聲調,有人就根據漢字的這種四種聲調,以及雙聲疊韻這些規律,來研究詩句當中聲韻調的配合,要求寫詩要“壹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講究對偶。所以在南朝時期就出現了註重聲律的壹種新的詩體——“永明體”。“永明體”對後來格律詩的形成,以及後來的駢文和詞、曲這些文學樣式的產生和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唐代初年,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律詩和絕句,也就是所謂的“格律詩”。

中國詩歌真正講格律是從唐代開始的。在唐代以前,它還有壹個發展的過程。此後,這種新的詩體,這種“格律詩”,以及後來的詞、曲,在句速,在字速,在每句中的聲調、字的聲調,以及句末的押韻、句與句之間的對仗,全詩的這種結構規律上,都有了壹定的格式。所以格律詩就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壹種基本形式,詩、詞、曲都是如此。詩歌有了壹定的格律要求,讀起來輕重緩急相間,長短有致,抑揚頓挫,韻調諧和,這就更加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和藝術美。古典詩詞這種格律的要求很嚴格,也比較復雜,但它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三個方面:壹個是“平仄”的要求,“平仄”就是字的聲調;第二個就是“押韻”的要求,“押韻”押什麽韻;第三個就是“對仗”的要求,“對仗”“對偶”。這些都比較復雜、要求比較嚴,所以過去毛澤東主席說了,提倡青年人寫新詩,但不提倡寫舊體詩——他不是說不提倡大家寫,主要從意義上來看,這種格律比較束縛人,因為詩重在抒情,如果很想自由地抒發自己的情感,但是又被這種形式限制了,不能夠遵守自己的規律,那麽詩寫得就不像格律詩,那也不好,所以我們壹般還是提倡大家寫新詩、寫自由詩。但是要欣賞古典詩詞就必須要懂壹點,不壹定寫,但是要懂。

總而言之,我國古代優秀的詩詞曲作品有著高度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藝術性,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我們要批判地繼承,從而增強文化素養,提高我們認識生活、概括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為適應新時代的新挑戰,打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