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將橫跨東西方的陸上交通路線命名為絲綢之路之後,有學者將其進壹步延伸,稱東西方之間的海上交通路線為海上絲綢之路。
壹、古今“海絲特”
追溯到古代,主要有兩條海上“絲綢之路”:
首先是東海絲綢之路。東海航線最晚從周武王開始。周朝建立(公元前165438+公元前012)時,封姬子為朝鮮,從山東半島渤海灣海港出發,到達朝鮮,在民間田裏教授養蠶術。中國的養蠶、繅絲、絲織技術最先通過黃海傳到朝鮮。
二是南海絲綢之路。古代中外交通、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是唐宋以後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為中心,以廣州港為起點,因此被稱為南海的“絲綢之路”。它形成於秦漢,發展於三國隋,興盛於唐宋,變革於明清。這是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線。
隋唐以前,海上絲綢之路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補充形式。到了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亂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火阻斷,取而代之的是海上絲綢之路。
到唐宋時期,隨著中國造船和航海技術的發展,中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和非洲大陸的海上航線相繼開辟和延伸,海上絲綢之路最終取代陸上絲綢之路,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二、“海絲特”的興衰
形成時期:唐以前中國絲綢的傳播與影響(618-907)。中國絲綢雖然很早就通過海路傳播到國外,但作為商品交換,也只限於統治階級需要的奢侈品,主要是官方的“朝貢貿易”,數量、頻率、規模都不大。
其目的只是為了實現“和諧外交關系”,擴大對外政治影響;沒有人註意到海外貿易可以在經濟上增加國庫收入。民間海外絲綢貿易似乎很早就從外國文獻開始了。但在中國的史書中卻鮮有記載,可見絲綢作為壹種商品生產和商業活動,至今仍未得到普及和發展。
發展時期:唐宋時期(960-1279)中國絲綢的傳播。作為壹種商品,中國絲綢已經從陸路出口到了海上。從唐代到宋代,再次發展起來,標誌著海外絲綢貿易性質的變化。
除了原來的“朝貢貿易”以外,主要以城市貿易為主;從過去只註重在政治上擴大對外影響,以達到“和諧外交”,發展成為財政經濟上的重要收入。
對外貿易在宋政權的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以AD 1128為例,占國民總收入的20%。除了上面提到的官方絲綢貿易,民間商家的海外絲綢貿易也在蓬勃發展。絲綢已經發展成為壹種商品生產和商業活動。
鼎盛時期:元明清時期(1271-1840鴉片戰爭)中國絲綢的傳播與影響。這壹時期的海外貿易空前發展。與前壹時期只被動邀請和獎勵外商來華貿易不同,它積極派出高級官員率領船隊出訪海外各國,並以交換絲綢和瓷器為主。
民間海商在海外貿易中空前活躍,發展到呂宋乃至拉丁美洲進行絲綢貿易。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標誌著海上“絲綢之路”達到了頂峰。
此時的絲綢貿易已經與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交織在壹起,其規模、範圍和影響都是空前的。
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港口代代相傳。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廣州取代徐聞和合浦成為海斯的主要港口。宋末至元代,泉州超過廣州,與埃及亞歷山大港並稱為“天下第壹大港”。明初,由於海禁和戰爭的影響,泉州港逐漸衰落,漳州月港崛起。清代廣州對外封閉,長期處於“壹條龍”的局面。
第三,“海絲特”的本質
作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海上絲綢之路可分為南線和東線。南方航線是海上絲綢之路開辟的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航線。它從廣州、粵西、北部灣沿海港口起航,穿過南海、馬六甲海峽,向西進入印度洋、波斯灣、紅海沿海國家和地區,延伸至歐洲。
東線是在大航海時代開通的,在16世紀後成為亞太地區與美洲新大陸之間海上交通的主要路線。從廣州、澳門、廣東、閩南港口起航,直飛菲律賓馬尼拉,橫渡太平洋到墨西哥阿卡普爾科港,再到南美的秘魯、智利、阿根廷,以及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
中國絲綢是通過海路出口的,起初只是作為商品在經濟上交換需要的商品;後壹種產業突破了經濟範疇,發展成與政治、外交、文化、藝術乃至人民生活的密切關系。
並且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如果說中國絲綢和其他創造的傳播是對人類進步和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那麽除了陸地,所有這些貢獻都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傳播完成的。
“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悠久,蘊含著相同的價值觀,是世界在21世紀建設繁榮社會和海洋強國的基礎和指南。從古至今,無論是東西方之間,還是中國與亞太沿海國家之間。
其社會發展進程、經濟文化形態、社會習俗、意識形態差異很大,但我們應以史為鑒,在海上絲綢之路歷史形成的相同文化價值觀基礎上,尋找因古絲綢之路而交流、融合、合作* * *共贏的機會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