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流亡十九年(四十九年至六十八年),這是拿破侖第三次統治的第十九年。雨果自始至終反對拿破侖三世的獨裁。1852年,雨果出版了壹本政治小冊子《小拿破侖》,諷刺和攻擊獨裁者。
關於185112年路易·波拿巴政變,馬克思在1852年3月寫的《路易·波拿巴十八霧月》壹書中論述了唯物史觀。馬克思之所以用“霧月十八日”這個說法,是因為拿破侖(第壹)在霧月十八日,即公歷1799 165438+10月9日,在法國發動政變,並將其改為* * *並實行軍事獨裁。1851,12年2月2日,路易·波拿巴在他的叔叔拿破侖(第壹)之後發動了政變,所以馬克思借用了“霧月十八日”這個日期作為“政變”的同義詞,它的意思是諷刺路易·波拿巴?在中國,上世紀40年代,為了方便讀者理解,馬克思這本書的中譯本壹度被稱為拿破侖的第三次政變。
讀過馬克思和恩格斯壹些著作的中國老壹輩讀者,大概還記得馬克思在這本書開頭說的兩句話,被恩格斯譽為“天才之作”:“黑格爾在某處說過,壹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件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過兩次。他忘了補充壹點,第壹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喜劇出現。”馬克思接著寫道:“科西迪耶代替了丹東,路易·勃朗代替了羅伯斯庇爾,1848到1851的山黨代替了1793到1795的山黨,我的侄子代替了我的叔叔。我們還可以看到,在霧月十八日轉載事件的那些案例中。
馬克思對路易·波拿巴政變的批判不僅壹針見血,而且被此後的歷史發展證明,馬克思沒有胡說八道,他的結論至今仍然有效。自從one hundred and fifty的作品出版以來,人們仍然可以看到壹些喜劇角色第二次出現在世界舞臺上。時任蘇聯* * *生產黨總書記的勃列日涅夫至今記憶猶新。這個人無德無才,卻為了提升自己,壹幕又壹幕地創造新的個人迷信和政治喜劇,為了與過去的領袖(列寧)抗衡,甚至出版了不止壹部《創造》小說,炫耀自己的“多才多藝”(他的三部“小說”都是人代筆,這是不言而喻的)。勃列日涅夫可以虛張聲勢地說自己是領袖,那麽肯定有壹批政治家、文人和軍人支持他。勃列日涅夫在1964年取代赫魯曉夫上臺,權力欲不斷膨脹,不斷強化個人集權和專制,死守棧直到1982年去世,成為繼斯大林之後蘇聯又壹個終身統治者,成為歷史上被馬克思嘲笑的那種漫畫人物。
為雨果流亡之初寫的政治小冊子《小拿破侖》?雨果輕蔑地這樣稱呼它,馬克思批評了它。在1869年6月23日為其著作《路易·波拿巴的第十八個霧月》第二版所寫的序言中,馬克思說:“維克多·雨果只是對政變的負責發起者進行了壹些尖銳而機智的攻擊。事實本身在他的筆下被描述為晴天霹靂。他認為這個事件只是壹個人的暴力行動。他沒有意識到,當他說這個人表現出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強大的個人能動性時,他沒有把這個人寫成壹個小人物,而是寫成壹個偉人。”馬克思繼續解釋他關於拿破侖三世的論點,他寫道:“我在解釋法國的階級鬥爭是如何創造了壹種條件和局面,使得壹個平庸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英雄的角色。”
馬克思的分析當然很深刻。但是,雨果的思想依然敏銳。政變當天,他在給反暴力委員會的口頭宣言中說:“路易·波拿巴是個叛徒,他踐踏了憲章。他奸詐,無視法律……”雨果參與政治活動是為了捍衛自由、民主和* * *的理念。然而,他畢竟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理論家。我們不能要求他像馬克思壹樣分析法國的階級鬥爭形勢和拿破侖的軍事政變。不過雨果那本攻擊小拿破侖的即興小冊子在當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小冊子秘密流入法國。《小拿破侖》的譯本已經在歐美出版。在意大利都靈的大仲馬正拿著壹本小冊子大聲朗讀。"每個人都感到興高采烈,精神煥發。"法國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亞寫道:“全世界印刷壹百萬冊的事實證明,精神力量戰勝了軍事政變。”
雨果是壹位文學巨匠。這裏,我們主要來看看雨果作為詩人和作家流亡期間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
二
1853年,路易·波拿巴稱帝的第二年,雨果出版了他的第壹本流亡詩集:《懲罰集》。雨果痛斥獨裁者扼殺和平,踐踏人權,羞辱法蘭西民族。同時也表達了法國人民的反抗意誌和對自由民主的熱愛。詩歌具有巨大的戰鬥力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在19世紀的西歐乃至世界都是罕見的。這本詩集* * *,有101首詩,看看其中的壹首,就像向拿破侖三世和他的邪惡統治扔了壹把匕首——“既然只是人……”的壹部分:
因為義人在深淵中,
既然王位已經給了兇手,
既然所有的權利都被踐踏了,
既然驕傲的人會情不自禁地變得陰郁,
因為它們在各個方向,
宣揚我祖國的醜惡;
啊,中華民國是我父母建立的。
萬神殿光芒萬丈,
自由藍天下的金色穹頂,
不朽靈魂安息的大廳,
他們實際上使用梯子,
在妳的墻上貼上“帝國”的標誌;
既然所有的靈魂都是脆弱的,
既然人們已經屈服了,既然人們已經忘記了,
真實,純潔,美麗,高貴,
歷史憤怒的眼睛,
榮譽、法律、權利、榮耀和埋葬在墳墓裏的精神都被遺忘了;
所以我愛妳,流亡者?我愛妳,苦難?
悲傷,讓妳成為我的王冠?
我愛妳,矜持又貧窮?
我喜歡我家的門在風中砰砰作響。
…… ……
雨果用詩意的語言抨擊“戴皇冠的兇手”,為了自己的理念和法蘭西的榮譽,他不屈服於獨裁者,甘願流亡,受盡苦難,過著貧窮孤獨的生活。《懲罰集》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版,在法國被禁。然而,雨果的詩和他的聲音是不可阻擋的。詩歌秘密傳到巴黎後,引起了法國民眾和文學界的強烈反響。後來,即使到了20世紀,在二戰法西斯希特勒占領法國期間,《懲罰集》中的詩仍然激勵著愛國者反抗納粹統治。
1859年,拿破侖三世宣布大赦,部分流亡者接受皇帝大赦,返回法國。雨果斷然拒絕。1859 8月18日,他發表聲明稱:“我忠於自己對良心的承諾。我會堅持到底,自由地流亡,自由地回去,才回去。”這些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顯示了雨果與獨裁者鬥爭到底的決心,他堅信自己能夠贏得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