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靈性詩歌的提出在2001年底,2002年形成了理論,以北京《詩刊》的編輯、藍色老虎詩歌沙龍和在京的部分詩人為主要力量。靈性詩歌以哭與空論壇為主要活動中心,靈性詩歌的“靈性七君子”則分別為於貞誌、殷龍龍、藍野、白連春、天樂、鄒洪復和梅花落。所謂靈性即人性,靈性詩歌是非魔化的人性的詩歌寫作,它既包含詩歌寫作本質的普遍意義,也是壹種自在開放的個性化創作。中國靈性詩歌的中心思想就是∶“靈性詩歌”寫作,基於詩歌之上的寫作,“靈”和“性”的合作關系,非傳統意義上的形而上或形而下,它來源於詩歌高於詩歌,高的地方在於詩歌本身的純粹還原和高於詩歌的理想願望,是詩歌烏托邦主義的實踐者。
代表詩人:天樂、藍野、於貞誌、周公度、王珍、宋尾、疼痛、殷龍龍、白連春、鄒洪復、梅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