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如夢令》說課稿

《如夢令》說課稿

 作為壹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麽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如夢令》說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夢令》說課稿1

 壹、說教材:

 教材分析:

 《如夢令》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第九課《詞兩首》其中壹首。《如夢令》壹詞所記述的內容十分平淡,大意是講述作者曾經飲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氣氛所熏染,以致酒醉,找不到歸家之路,撐船到處轉,沒想到闖到了荷花叢中,驚醒了壹群同樣“沈醉”的鷗鷺。作者用語、造句壹如內容壹樣的平實、自然。它側重在寫景,融情於景。通過景物的描劃來抒發和表達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故而意境創造含蓄深沈。通篇見景不見人。而事實上作者的行蹤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為意境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

 教材處理:

 引導學生用心展開想象,用眼仔細觀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誦,在讀中展開想象,在想象中品讀、感悟詞中所描述的美輪美奐的意境,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對生活無限的熱愛。

 重點難點:

 1、抓住字詞,想象詞境,並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有感情的吟誦詞並能吟出沈醉的感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詞。

 2、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詞的學習方法。

 3、通過品味詩詞的境界,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二、說教法:

 1、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中感悟,領悟中朗讀。

 2、情境創設:置身詩境,以景入情。

 三、說學法:

 1、讀中感悟:在反復散讀、誦讀、品讀等各種朗讀形式下,能讓學生對詩詞有壹個感性的認識和情感上的調動。

 2、合作探究: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註重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四、說教學程序

 (壹)、導入新課,初步讀文

 1、介紹李清照生平。

 2、回顧所學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區別詞與詩的不同點,介紹詞和詞牌名。

 3、由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的壹句名言,“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明確學習要求,要求學生在學習中,用心展開想象,用眼仔細觀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誦。

 4、指導朗讀。通過學生個別讀,集體讀,教師範讀,師生同讀等方式,引導學生朗讀時要註意停頓,讀出詩詞的節奏和味道。

 設計意圖: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區別詞與詩的不同特點,明確學習要求,掌握學習方法。加強朗讀指導,體會詩詞音韻之美。讓詞“活”在學生的嘴上,才能“活”在學生的心裏。只有解決了難讀的問題,才能解決“難入”(入情、入境)的問題。

 (二)、批文悟情,理清情線

 1、通過質疑,與學生***同探討學習詩歌的方法。

 2、通過總結出來的學習方法,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通過合作學習完成任務。

 3、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感情線索,繼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再指導學生讀詩歌,感悟把詩歌讀“長”了的樂趣,體味詩詞含蓄之美。

 設計意圖:學生能通過問題提示,把握詞的大意,理清課文的感情線索。能夠有針對性地通過合作學習完成任務。

 (三)、想象畫面,以圖悟文。

 1、引導學生尋找課文中所描寫的三幅畫面,分別是“溪亭日暮”、“藕花深處”、“壹灘鷗鷺”。

 2、指導朗讀,展開想象,感悟美麗的畫面和意境,以及作者美好的心境。

 3、教師範讀,音樂伴奏,將學生再次帶入美妙的意境中。

 4、總結課文,我們認識到李清照她是多麽熱愛這美麗的大自然,熱愛著美好的生活呀!所以她醉了!

 5、在學生感情最濃的時候,引導學生背誦。

 設計意圖:通過尋找畫面,幫助學生把握整首詞的基本內容,體會本詞的特有的“圖畫”美,並通過學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讓畫面有“聲”有“色”,並通過學生的連續想象,在學生的頭腦中變成“動畫”通過文字與畫面的結合,在品讀中感悟詞中所描繪的意境之美,感受女詞人美好的心境。

 (四)、欣賞吟唱,適度拓展

 1、吟唱《如夢令》,感受詞的精煉,短短的幾句文字就能表達出內心的真摯感情,這既是對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對內容的藝術呈現。

 2、結尾處,告訴同學們唐詩宋詞是祖國文學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它給予了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希望同學們課外時間多讀壹讀唐詩宋詞,從這些文學的經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設計意圖:吟唱《如夢令》,感受詞的精煉,短短的幾句文字就能表達出內心的真摯感情,這既是對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對內容的藝術呈現。

 五、說板書設計:

 抓住《如夢令》壹文中的關鍵詞體會作者愉悅的心情,另外還帶著壹份驚喜。並通過三幅畫面的描述,引導學生把握詞的大意,感悟詞的意境美。

《如夢令》說課稿2

 壹、說教材

 三首《如夢令》體裁相同,題材相異:蘇軾意在東歸耕作,秦觀旨在遣懷自傷,納蘭性德情關相思佳人,看似相互不容,但其語短言長的表達方式,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深切婉細的情感表達,都為我們學習古典詩歌提供了很好的'範本。而《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閱讀古今中外優秀的詩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因此,學好這三首詞,關鍵不在於“魚”而在於“漁”:掌握壹種讀詞(特別是小令,尤其是《如夢令》這個詞牌)的方法。學以致用,以小博大,切實提高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二、說學情

 其實學生對《如夢令》並不陌生,他們初中就已經學過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 閱讀量小,知識面窄

 2) 了解不多,認識不足

 3) 熱情不高,興趣不濃

 4) 方法單壹,壹知半解

 這所有的壹切情況,既是我們在詩歌教學中的障礙,也是我們詩歌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壹〕設置依據

 1、《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2、 三首《如夢令》本身的特點

 3、 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

 〔二〕教學目標

 1、學習借助抓“詞眼”來解析作品結構、體悟思想情感的鑒賞方法。

 2、通過不同層次的比較,挖掘三首《如夢令》詞的深層意蘊。

 3、通過適當的訓練(詩改詞,寫鑒賞作品),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

 四、說教學重難點

 〔壹〕設置依據

 1、《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2、 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

 〔二〕教學重難點

 1、 以“詞眼”把握《如夢令》的章法。

 2、 以“詞眼”體悟三首詞的意蘊。

 五、教具準備

 1、 多媒體播放系統

 2、 交互式電子白板

 六、說教法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語文教學中的文本研習、問題探究、活動體驗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的語文素養,並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愉快教學。

 2、質疑問難,激蕩思維

 3、 比較探究,討論交流。

 七、說學法

 在當今信息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聖陶先生也說“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為重要。這也符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必須轉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交流分享,理解詞意。

 2、 合作探究,析疑解難。

 3、 師生***研,細品情感。

 八、說教學過程

 〔壹〕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以學生初中學過的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以舊知引入新知,由已知導入未知,激發學生興趣。

 〔二〕師生交流,投石問路

 1、齊讀新詞,整體感知

 2、 師生交流,直陳感受

 交流的問題:

 ① 讀了三首《如夢令》,妳有哪些感受?

 ② 在學習了李清照《如夢令》的基礎上,妳認為該如何鑒賞品析這三首《如夢令》呢?

 設計意圖生生交流,分享閱讀感受,加強學生對詞作內容的理解;師生交流,***享鑒賞方法,加強教師對學生情況的把握。為下壹個教學環節做好準備工作。

 〔三〕巧用“詞眼”,平中見奇

 1、教師點撥,找準“詞眼”

 點撥同學們對“詩眼”“文言”很熟悉,知道它們是了解詩歌或是散文的關鍵,那麽我們能否從“詞眼”的角度來鑒賞《如夢令》呢?

 (1)什麽是詞眼?

 明確詞中的描寫形象最為真切傳神或表達感情最為集中精粹之處,它通常體現在壹首詞的某壹關鍵性詞語。

 (2)這三首《如夢令》的“詞眼”是什麽?

 明確“歸去”、“無寐”、“誰省”

 設計意圖點撥學生於詞中忽略之處,點明詞眼,既抓住三首《如夢令》詞體曲調的***同特點,又為鑒賞品析這三首《如夢令》的各自特征提供壹個角度。

 2、師生***論,以“詞眼”把握《如夢令》的章法。

 討論的問題:三位詞人為什麽會發出“歸去”、“無寐”、“誰省”的慨嘆呢?

 (在討論中,教師可根據情況適時用PPT展示三首《如夢令》的創作背景。)

 明確

 蘇軾《如夢令》 “歸去”(回去吧) ——酬寄之作 表明心誌

 秦觀《如夢令》 “無寐”(無法入睡)——羈旅之苦 失意抒懷

 納蘭性德《如夢令》 “誰省”(何人明白)——幽思之語 悵然失落

 教師小結通觀三首《如夢令》,在感情傳達的結構上是壹致的,前四句是為“詞眼”所作的鋪陳,最後壹句是對“詞眼”進壹步的升華。

 設計意圖通過對“詞眼”的追問,理清三首《如夢令》所寫內容,引導學生註意其在章法上的***同之處。

 3、師生***研,以“詞眼”體悟三首詞的意蘊。

 研究的問題:三首《如夢令》在感情傳達的結構相同,感情傳達的效果也相同嗎? (研究方式:將蘇軾的《如夢令》與秦觀的《如夢令》相比較,蘇軾的《如夢令》與納蘭性德的《如夢令》相比較)

 明確蘇軾 輕快怡然

 相似的處境 處世胸襟

 秦觀 孤獨冷寂

 蘇軾 痛苦過往

 相似的追憶 人生況味

 納蘭性德 剎那美好

 設計意圖研讀為“詞眼”鋪陳的部分,細細品味三首《如夢令》在情感表達效果上的不同之處。通過不同層次的比較,挖掘三首《如夢令》詞的深層意蘊。

 4、教師總結,明《如夢令》鑒賞方法

 (1)抓“詞眼”,明章法

 (2)觀“詞眼”,品感情

 (3)析“詞眼”,悟人生

 設計意圖總結歸納讀《如夢令》的方法,以期學生學以致用。

 〔四〕學以致用,變換詩句

 試將杜甫《登高》改寫為《如夢令》

 示例風急天高猿哀,落木蕭蕭鳥回。滾滾長江去,多病獨登高臺。霜鬢,霜鬢,新停濁酒杯。

 設計意圖用改寫的方式,以學過的詩歌作為基礎,從舊知到新知,加深學生對《如夢令》的認識和理解。

 〔五〕布置作業,鞏固練習

 從“詞眼”的角度重讀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寫壹篇300字左右的鑒賞短文。

 設計意圖舊詩重讀,強化新知,舉壹反三,平中見奇。

 平中見奇

 九、板書設計

 章法

 詞眼 感情 人生

《如夢令》說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三單元的壹首詞《如夢令》。

 壹、教材分析

 蘇教版教材的基本特點之壹,就是選文圍繞壹個主題進行組合。第三單元的主題是“詩文精粹”。編寫的意圖是吸收祖國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如夢令》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所作。詞人回憶了壹次愉快的郊遊情景,因酒醉在途中誤入藕花深處,把棲息的鷗鷺都嚇飛了。作者遣詞、造句壹如內容壹樣的平實、自然。側重寫景,情景交融。通過景物的刻劃來抒發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生活的熱愛,意境創造含蓄而深沈。

 新課標指出:誦讀優秀詩文,註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基於以上認識,結合學生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藕”這個生字,理解、感悟詞意。

 能力目標:有感情的吟誦古詞,掌握學習古詞的方法,激發學生誦讀、記憶、積累的興趣。

 情感目標:通過詞句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意境,感悟古詞的韻味,領悟詞人所寄予的豐富情感。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我把想象意境,領會詞情,確定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法與學法

 1、教法: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註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和“以讀代講教學法”。

 2、學法:首先,“邊讀、邊想、邊悟”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其次,讓學生在具體感悟美的活動中,自主地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構建。

 著名古詩詞評論家張中行先生曾說過:閱讀古詩詞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過語句及意義而喚起詩情,走入詩境。鑒於這點,我打破常規,改革古詩詞教學的傳統做法;創設情景,以讀為本、以學定教、發揮想象,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具體過程如下:

 壹、渲染意境,激發情趣

 古詩詞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課程伊始,在古琴悠遠的樂聲中,召開壹個小小吟詩會,聆聽著學生們飽含詩情的吟誦,自然而然的把課堂帶入了古詩詞特有的意境美之中,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詞的興趣,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以之前學過的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引出詞《如夢令》,然後由學生介紹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李清照資料。

 新課標對高年級提出的閱讀要求是:“學習瀏覽,能根據需要收集有關材料”。由於古今語言的差異,生活環境變遷,以及古詩詞抽象、精煉、含蓄的特點,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於是,啟發學生課前可以去查詢資料。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為學習古詩詞打下了基礎,也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品質。

 二、反復誦讀感悟意境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張田若先生認為:“閱讀教學第壹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可見,“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與靈魂,“詩主乎情”,如此豐美的文學珍品,只有靜下心來讀進去讀上心、才能有所感悟,引起情感***鳴。因此,課堂上只有引導學生充分的層層深入的讀,才能達到感悟詞意、感悟詞境、感悟詞情的目的。

 (壹)朗讀課文,讀出韻味

 詩詞具有音律美,讀來抑揚頓挫。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以及吟詠的指導,使學生能讀出詞的韻味。

 (二)、“胖”讀全詞,古文今譯。

 首先,讓學生在註釋的幫助下,小組合作學習,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接著全班交流。通過逐詞逐句理解完後,請學生連起來說說整首詞的意思,讓學生明白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把詞讀“胖”了,而作者卻只用33個字就把壹次郊遊的經歷寫清楚了,感悟古詩詞語言的凝練、含蓄。

 此環節,教師不多作講解,而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討論,在讀中探究,在讀中感悟。

 (三)、“美”讀全詞,想象畫面。

 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欣賞的再創造。因此,形象意境,領會詩情,是本課教學的壹個重要環節。古詩詞有時候壹個詞語就是壹幅畫,李清照的《如夢令》向我們展現了“溪亭日暮”“藕花深處”“壹灘鷗鷺”,這壹幅幅流動的畫。教學中,在學生熟讀詩文的基礎上,在古曲的縈繞中,讓學生展開想象,並用筆描述下腦海中浮現的畫面。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用筆來思考,也就是要求學生邊讀邊用書面文字及時記錄自己的閱讀理解和感悟。那些在閱讀時偶爾閃現的思想火花和靈感,因為有了筆才得以留下精彩。在描述畫面的過程當中,他們也能旁征博引,情不自禁的吟出許多經典的詩文,如“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等。想象---放飛了孩子桎梏的心靈,喚醒了孩子所有的感官:用耳聽、用嘴吟、用腦想、用心靈感受,不知不覺把自己帶入了特定的詞境中。使學生學詞的過程成為愉悅身心的過程。

 (四)、“瘦”讀全詞、品味語言。

 引導學生讀出詞眼看看,這首詞是圍繞這裏邊的哪壹個字來寫的?

 學生對詞眼的理解各不相同:暮、興、醉、驚、記。在找詞眼後,再讓學生聯系詞的內容說理由,在詞的語言環境中,學生再壹次細品了這首詞,感受到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從中汲取優秀的傳統文化,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此時鼓勵學生把這首詞背下來,於永正曾這樣說過:誰擁有語言,誰就擁有了智慧。好的古詩文,好的現代文壹定要背,不背不記就不是學語文。

 三、對照比讀,延伸課外

 出示李清照另壹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把兩首詞放壹塊兒,說說妳發現這兩首詞有什麽相似的地方?學生通過對照閱讀,驚喜的發現《如夢令》這種詞牌在字數、句式、韻律方面的特點。實現學生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態度的融合、提升。在本課教學之尾聲,布置學生課後繼續搜集其他詞牌名的詞,來拓展學生詩文學習的範圍,以壹課引壹串,以本課為突破口,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打開學生的詩詞的認識之門,樹立大語文觀。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總之,“熟讀、想象、描述、體會、品味”的古詩詞教學模式,以古曲、古韻、古風、國畫使學生充分享受古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凝煉美,將學生帶入中華民族傳統的、博大精神的璀璨文化之中。

《如夢令》說課稿4

 壹、教材分析

 經典誦讀壹直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但如何引導學生誦讀的課實在是太少,本課通過李清照的前後時期的創作情感的變化,引導學生進行理解。最終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誦讀,積累詩詞名句。

 2、通過比較不同時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對詞作的影響。

 3、解讀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懷。

 “三分詩七分讀”,所以誦讀是本文的壹個教學重點;囿於時代和年齡的限制,體會詩人人生前後的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法和學法

 本課的教學,我主要采用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等。

 在學法上,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於以前的古詩文教學註重文本的分析而對詩歌的誦讀和詩人的感悟停留在表面,所以雖然學過很多古詩,但學生只是走馬觀花學過之後腦海中印象並不深刻,所以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先讓學生通過自讀,聽讀、朗讀、帶著問題讀這些方式使學生在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學生自主鑒賞,教師指導學習。

 三、教學過程

 為了順利完成這節課的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環節展開:

 (壹)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積累詩詞名句。

 2、通過比較不同時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對詞作的影響。

 3、解讀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懷。

 (二)重難點

 1、解讀詞的意象,把握詞的意境。

 2、理解作品中"愁"的內涵。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1、猜人物: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

 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壹枝女兒花。———李清照

 2、出示目標

 3、作品背景

 李清照早期生活優裕,與丈夫趙明誠***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金兵入侵時,他們為避兵亂,流落南方,丈夫病死後,李清照境遇孤苦,在歷經國破家亡、文物喪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孑然壹身,在連天烽火中歷盡人生坎坷,所以詞情極為悲戚。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4、朗讀,整體感知《如夢令》。

 5、整體把握,明確季節,運用想象,勾勒出妳腦中的畫面。(自由發言)

 6、深入鑒賞。兩首詞籠罩著壹種氛圍,即"愁"。到底是閑愁還是哀愁?自由選擇詞中的意象分析,如何體現了"愁"?

 7、朗讀整體感知《武陵春》

 8、整體把握,明確季節,運用想象,勾勒出妳腦中的畫面。(自由發言)

 9、深入鑒賞。《武陵春》到底是閑愁還是哀愁?自由選擇詞中的意象分析,如何體現了"愁"?

 10、比較兩組詞,為什麽同樣的季節卻又不同的情感?明確現實生活對詩人的理想。

 11、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醉花陰》《壹剪梅》《聲聲慢》。

 (五)總結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李清照用清麗的語言,抒發了她對丈夫濃濃的思念,給我們展示了壹幅憂愁而美麗的畫面。又用沈重的傷感,向我們道出了世事無常,人生變幻的無奈與悲戚。正可謂閑愁?哀愁?許是萬般滋味湧心頭!

 (六)布置作業 課後繼續搜集李清照其它詩詞作品,進行賞析,積累名句,進壹步了解易安情懷。

 (七)板書設計

 閑愁:閑適,愛戀,思念,山水

 哀愁:孤獨,淒冷,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