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學習的名言,成語,小故事,範文

關於學習的名言,成語,小故事,範文

成語:

懸梁刺骨

鑿壁偷光

囊螢映雪

聞雞起舞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故事:

1、古時候,有個學問家叫孟軻。他剛上學的時候,很用心,寫字壹筆壹劃,很工整。不久,他覺得學習太辛苦,就逃學了,常到山坡上樹林中去玩。媽媽知道了,拿起剪刀,壹下子把沒織完的布剪斷了,說著:“妳不好好讀書,就像這剪斷的布,還有什麽用處!”小孟軻哭著說:“我錯了!今後再也不貪玩了。我壹定好好讀書!”從此,小孟軻勤奮學習,從不偷懶。後來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2、華羅庚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上中學時,在壹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壹道著名的難題,華羅庚正確地回答出來,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華羅庚上完初中壹年級後,因家境貧困而失學了,只好替父母站櫃臺,但他仍然堅持自學數學。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我國傑出數學家。

3、任伯年,清朝後期著名畫家,上海人。他能成為壹個大畫家,完全是靠他幼刻苦勤奮得來。任伯年的父親也是壹位畫家,在父親影響下,他從兩三歲開始讀書時,就喜歡看父親作畫。十二歲時,父親不幸過世,家中也隨之貧寒,任伯年因此也失學了,到壹家扇子店當學徒。壹天幹活下來很累,但不管多累,他每天仍堅持畫上幾筆;沒有錢買紙,他就用廢紙作畫。店中老板知道後,看他的畫也的確不凡,讓他專門為扇面作畫。從此,任伯年學有所用,畫畫的積極性更高了。最後終於成了壹位著名畫家。

4、李白小的時候學習不用功,缺乏毅力。有壹天,他讀書讀到壹半,就不耐煩了,幹脆把書壹扔,溜出門玩去了。李白連蹦帶跳地跑著,突然聽到“嚓,嚓,嚓”的聲音。看見壹位老奶奶正用力地磨著壹根鐵棒。李白很奇怪,老奶奶告訴他自己在磨繡花針,只要不間斷地磨下去,再粗的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的。李白聽了,心想:“對呀,只有要恒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轉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致誌地讀起來。經過長期刻苦的學習,他打下了紮紮實實的基礎。後來,李白成了中國歷史上壹位偉大的詩人。

名言:

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 根

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

重復是學習之母。 ——狄慈根

當妳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麽東西時,妳就不要去睡覺。 ——利希頓堡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佚 名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勞

人天天都學到壹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B.V

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

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壹下子不要學很多。 ——洛 克

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阿蔔·日·法拉茲

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

遊手好閑的學習並不比學習遊手好閑好。 ——約·貝勒斯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壹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 ——普列漢諾夫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學家)引自《紅樓夢》第5回

好問,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能得到正確答復,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面。

——謝覺哉(現代革命家)引自《不惑集》

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飯壹樣,要嚼得爛,方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

——陶鑄 引自《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壹個好方法。

——蔡尚思(現代史學家)轉引自《青年文摘》1983年第11期

學習要抓住基本知識:即不好高騖遠,而忽略基本的東西。喜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為它是建立在喜馬拉雅山之上,

盤基廣大高原之上的壹個高峰;假如把喜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難以存在的,猶如無源之水易於枯竭的。

——徐特立(現代教育家、革命家)引自《徐特立教育文集》

學習外語並不難,學習外語就像交朋友壹樣,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見面,朋友之間就親密無間了。

——高士其 轉引自1980年12月31日《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