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自從科舉考試以來總***出了多少狀元?

中國自從科舉考試以來總***出了多少狀元?

中國科舉史上,曾經湧現了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 士,而作為這個龐大知識分子群體之巔峰的“狀元”郎,則是屈指可數。據考證,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壹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 (1904年)最後壹位狀元劉春霖止,在這1283年間,可考的榜數為745榜,***產生了592名狀元(壹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 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中國古代社會,從庶民百姓到 達官顯貴,無壹不堅定地認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學而優則仕”成了亙古 不變的知識分子的奮鬥之路。因而,苦讀寒窗數十年,為的就 是金榜題名,為的就是以文入仕,為的就是躋身宦臣,光宗耀祖。狀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壹輪才捧出,人間萬姓 仰頭看”的巨大殊榮。壹旦殿試第壹,馬上就由吏部考試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書郎,或掌修國史,或做天子侍講,從此也就步入了兇險難蔔的仕 途,開始了宦海沈浮榮辱的漫漫人生。他們中的相當壹部分人,老其壹生,終於登上了顯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狀元147人,事跡可考者29人,其中就 有5位宰相、8位尚書壹級的官員(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狀元中,官位累至壹品尚書層次的達20人之多。可以說,在官場努力升職,成為狀元這壹群體實 現人生價值的至上追求。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殿試大金(長19.26米,高0.825米,滿、漢文合壁,年月日及騎縫年押"皇帝之寶"印)

壹介書生,考取狀元實在不易。全國無數讀書人,經過鄉 試、省試,最後到殿試奪魁,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蘇洵就曾發過“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別到了清代,考到白發滿頭仍然是個“童生” 的不乏其人。四五十歲中進士,人們並不覺得他年齡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就是這壹歷史文化現象的生動寫照。如宋代***產生了118個 狀元,據《中國狀元全傳》載,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歲—30歲中狀元者37人,占72.5百分號,最小的18歲,50歲以上中狀元者2人。清代*** 有狀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歲—30歲中狀元者19人,占35百分號,最小的21歲。50歲以上中狀元者5人,最大的62歲。狀元之路絕不 易於巴蜀之道。

唐代,進士科考試主要是三場,其後各代基本沿用下來。 壹場是貼經,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填空。主考官從諸子經書中選取壹行,然後把其中的三個字貼蓋住,讓考生讀出被貼的字是哪幾個,其用意不過是考考生的背功,測 試壹下考生對經書的熟練程度。第二場考詩賦,每個考生作詩壹首、賦壹首,這壹場極為重要。如唐開元二年(714年)賦試的試題叫《旗賦》,且規定必須以 “風日雲野,軍國清肅”八字為韻。當朝狀元李昂寫了壹篇27句327個字的賦,全文洋洋灑灑,文辭雄勁,用韻準確,在錄取的27名進士中,名列第壹。第三 場考試策,就時務出個題目,讓考生回答自己的見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對治國方略的獨到見解,以為國家選擇治國平天下的英才。這三場考試都實行淘汰制,每場 皆定去留。只要壹場考不好,狀元夢隨之破滅。宋仁宗後,又對科考進行了修改,按策、賦、貼經、墨義的次序,讓參試者並試四場,綜合平衡後再定奪。考生考完 後,由“讀卷大臣”排出前十名,呈送皇上,最終由皇上根據個人評判圈定誰為“第壹甲第壹名”。所以說,能中狀元者大多都是當朝才子。他們天資聰慧,勤奮好 學,或有良好的文化氛圍,或有獨特的天賦異質,往往具有眾人稱頌的絕代才華。如明代狀元楊慎,“幼警敏,十壹歲能詩,十二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 論》”,十三歲詩名滿京華,被詩壇領袖李東陽收為高足,十九歲中舉人,二十四歲中狀元,成為明代四川唯壹的狀元郎。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殿試大金榜局部

在這七百多位狀元郎中,也不乏平庸之輩。為數不少的人 高中狀元後,壹事無成。他們性格怪僻,飲酒成癖,窮困潦倒,暮年淒慘。唐代昭宗光化二年(899年)狀元盧文煥,窮苦之極,連頓酒也喝不起,可謂夠可憐的 了。還有許多狀元,為官壹任,了無政績,終生平平。更有甚者,投降叛軍,誣陷諂媚,被史書稱為“奸邪小人”。如投降金兵、助紂為虐的北宋狀元莫儔。此等狀 元,無以入史,難留清名,可稱狀元中的不肖敗類。

在狀元科考中,有時也並非全憑真才實學,有的人就是靠 走關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狀元的。唐代就有“許願狀元”牛錫庶、“自薦狀元”尹樞、“相撲狀元”王嗣宗等,從其綽號即可見其為人。狀元裴思謙則更為惡劣,唐 文宗開成二年(837年),禮部侍郎高鍇知貢舉,主持科舉考試。他標榜公正,宣言杜絕請托。裴思謙憑與赫赫有名的大宦官左神策軍中尉仇士良的關系,要求高 鍇讓他當狀元。當時,文宗皇帝是個傀儡,仇士良權傾朝野,裴思謙懷揣仇士良的信,公然對高鍇說:“裴秀才非狀元不放。”高鍇沈思良久,自知無力相抗,不然 馬上就會大禍臨頭,只好無可奈何地把裴思謙錄為狀元。天下動亂,皇權旁落之時,貌似公正的科考常常難脫權宦重臣的掣肘,成為宮廷政治的玩偶,這不能不說是 科考狀元的悲哀。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殿試小金榜局部(長1.05米,高0.34米,滿、漢文合壁,不押印)

歷代狀元中,大多出身名門望族。他們從小就處在優裕的 家庭環境,既有重臣之後,又有名士之家。有的甚至是父子狀元、祖孫狀元、宰相子、尚書婿。父輩的榮耀和輝煌的地位為他們登上科考的頂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許多人就是靠名臣的舉薦和培養,順利圓了狀元夢。但是,也有相當壹部分狀元出身寒門。他們全憑自己的才智成為壹國學子之冠。特別是宋太祖,為了革除唐代權 貴操縱科舉、營私舞弊的沈屙,在科舉中加強對權貴子弟的監督限制,有意選拔了壹批平民子弟科舉及第。如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的狀元呂蒙正,幼小 時就被父親趕出家門,隨母流落龍門山,棲居山間石窟中。元代雜劇名家關漢卿的《呂蒙正風雪破窯記》,便是以呂蒙正的貧寒生活為素材創作的戲劇。孤貧寒酸的 呂蒙正,依靠自己的天賦才智和刻苦學習,31歲大魁天下,42歲位居宰相。成為兩朝輔弼,萬眾景仰。各朝歷代,都有像呂蒙正這樣的狀元郎。他們成為庶民百 姓通過科舉之路出人頭地的幸運驕子。

科舉考試是封建統治者為國家選拔官吏的壹條重要途徑。 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看見新科進士從考場中魚貫而出時,高興地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壹千多年來,科舉制度選拔了壹大批優秀的有真才實學的治國安邦 人才,構成了統治集團從中央到地方官僚隊伍的中堅支柱。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壹種歷史奇觀:狀元們以文得名,而在文學藝術上有較高成就者了無幾人,很少有人步 入大家之列。他們身為狀元,詩賦詞文,無所不通,往往都有詩書傳世,有的甚至著作等身。然而,其中的絕大多數人自高中之後,從此潛心仕途,無意文字,熱衷 於官場得意,專註於富貴得失,已經無心無力對文學藝術加以執著探索。700多位狀元中,除楊慎、柳公權等幾位獲得較高的成就外,大多數人都文績平平,難傳 千秋。狀元難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難高中狀元。唐宋兩代265名狀元中,蘇軾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詩人,無壹人摘取狀元掛冠。這壹極為獨特的歷史文 化現象,至今仍是困惑人們的古代文化之謎。

中國科舉時代究竟有多少狀元(不含武狀元和女狀元)呢?據史籍記載,唐代,***有狀元139人;五代十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沿唐制,有狀元11人;宋代有狀元118人,元代的蒙、漢狀元***32人;明朝有狀元90人;清代至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廢科舉制時,其間有狀元114人,總計由唐初到清末,***有狀元504人。

遼代的狀元為18人;金代的狀元為15人,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有狀元1人;太平天國的狀元有14人,若上述狀元可與唐、五代、宋、元、明、清狀元同列,則中國歷代狀元***計552人。

壹千多年間連中三元的***有17人,如明洪武年間的許觀、正統年間的的商軺。

附歷代狀元情況:

★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狀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

★中國歷史上最後壹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甲辰科狀元劉春霖。他狀元及第次年,即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 ,慈禧太後即下詔停止科舉,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末科狀元。

★中國歷史上唯壹的女狀元,是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清鹹豐三年癸醜,1853年) 女科狀元傅善祥。

★歷代狀元中,最為後世欽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寶四年(1256年)丙辰科狀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被譽為“狀元中的狀元”。

★歷代狀元中,對中國政治局勢起過重大影響和作用的,是清鹹豐六年(1856年) 丙辰科狀元翁同龠禾。他壹生兩為帝師,在晚清帝、後兩黨之爭中為帝黨首領。甲午中日戰爭後,積極支持康有為變法主張,並密薦之於光緒皇帝,最終促成“戊戌變法”,使當時政局發生重大變化。

★歷代狀元中,唯壹由狀元而成為皇帝的,是西夏天慶十年(1203年)癸亥科狀元李遵頊。他是夏宗室齊王李彥宗之子,於天慶十年(1203年)參加西夏科舉考試,廷試得中第壹,成為狀元。襲封齊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後於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 發動宮廷政變,廢夏襄宗自立,成為皇帝,是為夏神宗。

★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最早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的狀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 辛酉科狀元崔元翰。他先後考中京兆府解頭(解元) 、進士狀頭(狀元) 、博學宏詞科敕頭、制科三等敕頭。

★歷代狀元中,唯壹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開元初年武舉高等(狀元) 郭子儀。他壹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同時,他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歷代科舉考試中,考中“三元”人數最多的是北宋,***有孫何、王曾、宋廣羊、楊真宀、馮京、王巖叟等6人。

★歷代狀元中,官至宰相(含相當宰相的官職,如內閣首輔、大學士等) 人數最多的是明朝,***有胡廣、商輅等17人。

★歷代狀元中,詩、畫成就最高的,是唐開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狀元王維。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傑出代表之壹,其詩歌藝術被認為“自李(白)杜(甫)而下,當為第壹”。其繪畫被推為“南宗繪畫之祖”,古代文人畫亦自他而始。

★歷代狀元中,詞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狀元張孝祥。其詞追蹤蘇軾,氣概淩雲,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色彩,與張元幹並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是偉大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先行者。

★歷代狀元中,書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狀元柳公權。他精於楷書,也擅長行草書,和唐代另壹大書法家顏真卿並稱“顏柳”;歷史上還把他和唐代歐陽詢、顏真卿、元代趙孟兆頁合稱為我國“楷書四大家”。

★歷代狀元中,史學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時後漢乾二年(949年)己酉科狀元王溥。他在唐代蘇冕始創會要體的基礎上,據蘇冕所編唐九朝《會要》及楊紹復等續修之書,重加整理,撰成《唐會要》壹百卷。後又據五代歷朝實錄撰成《五代會要》三十卷。不僅史料豐富翔實,而且正式建立了會要體分類編纂的體例方法,為後世所仿效。這壹貢獻被《四庫提要》稱為“厥功甚偉”。

★歷代狀元中,著述最豐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 辛未科狀元楊慎。他不僅工詩,而且能文、詞和曲,並重視民間文學,是頗有成就的文學家和著名學者。其平生著述達四百余種,雖多散佚,仍留存壹百多種;現存詩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豐,明時推為第壹。

★歷代狀元中,植物學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慶二十年(1817年)丁醜科狀元吳其睿。他壹生歷任多省巡撫,所至註意各地豐瘠與民生的關系,依據耳聞目見,繪圖列說,並輯錄古籍中有關植物文獻,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二十二卷、《植物名實圖考》三十八卷,?是我國19 世紀壹部重要的植物學專著。

★歷代狀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癸醜科狀元陳亮。他提倡註重事業功利有補國計民生的“事功之學”。提出“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的命題,和朱熹多次進行過義利、王霸關系的辯論。其學說獨具體系,為永康學派的創始人。同時又是著名的文學家。

★歷代狀元中,最嗜飲茶並對我國茶道研究作出貢獻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狀元張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記》壹卷,評論各種泉水煎茶之優劣,是繼陸羽《茶經》之後我國又壹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歷代狀元中,唯壹出使過東歐國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狀元洪鈞。他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奧諸國,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資料撰著的《元史譯文證補》,開創了利用西方著作、資料研究元史的新紀元。

★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唯壹被皇帝招為駙馬的,是唐會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狀元鄭顥。他狀元及第後七年,即大中三年(849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為駙馬人選推薦給唐宣宗,尚宣宗之女萬壽公主。

★歷代狀元中,唯壹在剛剛及第後即被皇帝下令處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醜科南榜(或稱春榜) 狀元陳安阝。因該科殿試錄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滿。明太祖朱元璋疑錄取有私,大為震怒,竟下令將主考官及陳安阝等人壹並處死。

★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以少數民族文字參加科舉考試得中狀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進士科(又稱策論進士) 狀元徒單鎰,為女真族人。他參加科舉考試是用女真文字。

★歷代狀元人數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至哀帝(907年)丁卯科,285 年間,科舉考試幾乎每年壹次,約產生狀元270人。在《登科記考》、《玉芝堂談薈》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39余人。

★中國歷史上,壹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蘇省。從順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進籍狀元呂宮,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狀元張謇,247 年間,***產生狀元49 人。

★中國歷史上,壹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蘇州府,***有狀元24人。

★中國歷史上,壹朝之中在較短時間內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縣,是南宋時期的永福縣(今福建永泰)。自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年)辰科,七年之間,連續產生蕭國梁、鄭僑、黃定3名狀元。

★歷史上產生兄弟狀元人數最多的朝代是唐朝,***有張式(兄) 、張正甫(弟) 等兄弟狀元19人。

★歷史上產生父子狀元人數最多的朝代是北宋,***有張去華(父) 、張師德(子) 等父子狀元6人。

★歷代兄弟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唐鹹通十四年(873年)癸巳科狀元孔糸熏(兄)和唐乾符三年(876年) 丙申科狀元(弟)孔緘。兄弟二人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歷代父子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北宋開寶二年(969年)已巳科狀元安德裕(父)和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壬申科狀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個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歷代狀元中,最早開始從事實業活動並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狀元張謇。他於及第後次年(1895年)即從事實業活動,先後辦起數十個企業及大批社會事業,影響遍及全國,被譽為“中國之大教育家、大實業家”。

★歷代武狀元中,唯壹參加過兩科考試,先中探花後又考中狀元的,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武科狀元馬全。馬全初名為馬王泉,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 曾參加壹次武科進士考試,並在殿試中得中壹甲三名(探花) 。後因在任職期間與同僚發生矛盾,被削奪官職。為洗刷恥辱,他更名為全,決意再次奪取功名,終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進士殿試中得中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