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 (shāng zhòng yǒng)
傷仲永之泯然作者:王安石 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壹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二、註解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有壹天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借鄰居家的給他,仲永立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和團結同族人為內容,傳送全鄉的秀才觀賞這首詩。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仲永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此感到驚奇,漸漸地人們便以賓客的禮節對待他父親;有的用錢請仲永題詩討取仲永的詩作。他的父親對此感到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從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了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當。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來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說:仲永的通達聰慧就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條件比壹般有才能的人高很多。他最終成為常人,就是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像他那樣天生聰慧,又聰明到這樣的程度,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成為常人;那麽,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教育,恐怕連做壹個普通人都不可能吧?(另壹種翻譯: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這種翻譯不是顯得很正式,但是可以使到讀者更容易理解)
明道:宋仁宗年號。 先人;這裏指王安石死去的父親。 通悟:通達聰慧。 受之天:先天得到的,受承受 賢於才人:勝過有才能的人 賢:勝過 超過 才人 有才能的人 受與人:指後天的教育 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王子:王安石的自稱
三、重點句詞
壹、句解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譯:父親(對此)感到驚異,(於是)就向鄰居借來交給仲永。
2.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譯:並且自己在詩後署上名字,他的詩以贍養父母、是同宗族人按照輩分·親疏的宗法關系和諧地相處為內容。
3.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譯:從此別人指向任何東西,仲永就能寫出詩來,而且是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譯: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紛紛地有禮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請仲永題詩。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譯: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鄉人,不讓(他)學習。
6.不能稱前時之聞。
譯:不能符合以前的傳聞了。
特殊句式壹、省略句:(括號內粗體字為句子省略的部分)
①不使(之)學 ②令(之)作詩 ③之(於)天也 ④(余)還自揚州
7.泯然眾人矣!
譯:和普通人壹樣了。
泯然:消失的樣子。指原有的特點完全消失。然:……的樣子
8.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譯:他的(通達聰慧)是天賦予的,(所以)勝過壹般有才能的人很多。最終成為普通人,就是(因為)他後天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啊。
二、倒裝句:
還自揚州 現代語序:自揚州還(狀語後置)
二、詞解
1.傷:哀傷,惋惜。
2.民:老百姓。
3.世:世世代代。
4.隸:屬於。
5.世隸耕:世代以耕田為業。
6.未嘗:不曾。
7.求:索要。
8.異:(意動用詞)對……感到奇怪。
9.借旁近:借附近的。這裏指鄰居。
10.與:給。
11.書:寫。
12.為:題寫。
13.以……為意:把……作為詩內容。
14.觀:欣賞。
15.自是:從此。
16.是:這。
17.立就:立刻完成。
18.者:......的人。
19.稍稍:漸漸地。
20.或:有人。
21.賓客:(意動用詞)用對待賓客的禮節來款待(名詞作動詞 )。
22.邑人:同縣的人,鄉裏人。
23.乞:求取,這裏指花錢求仲永題詩。
24.利其然:認為這樣是有利的。
25.扳:拉扯,這裏有強要的意思。
26.環謁:四處拜訪。
27.使:讓,此解允許。
28.從:跟隨。
29.稱:相稱。
30.聞:傳聞。
31.泯然:消失的樣子。指原有的特點完全消失了。
32.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33.王子:王安石的自稱。
34.通悟:通達聰慧。
35.夫:句首發語詞,不譯。
36.固:本來。
37.文理:文采和道理。
38.利:認為......有利可圖。
39.可:值得。
40.秀才:這裏指讀書的人。
41.謁:拜訪
42.書具:書寫工具,這裏指筆、墨、紙、硯(“文房四寶”)。
43.異焉:對此感到驚異。異,感到驚異。
44.彼其:他。
45.賢:勝過、超過。
46.材人:有才能的人。
47.自:從。
48.金溪:地名,現在江西金溪。
49.嘗:曾經。
50.自為其名: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自,自己,為,題上。
51.先人:指作者死去的父親。
52.受之天:指先天得到的。受,承受。
53.異:感到詫異。
54.於:比(出自“賢於材人遠矣”)。
55.於:被(出自“受於人者不至也”)。
56.前時之聞:以前的傳聞。
57.養父母:奉養父母。
58.收族:使同族人按照輩分、親疏的宗法關系和諧地相處。
59.父利其然也:利-以為……是有利的
其-與“然”連用,無其他意思
然-這樣 。
60.(復到舅家問)焉:指代仲永。
61.(父異)焉:代詞,之(與之)兼詞。
62.年:歲
63.利:(意動用詞)對以...為有利
64.奇:(意動用詞) ...感到驚奇
通假字。
扳: 通“攀”,牽,引。
材:通“才”,才能,有用的。
視:通“是”,確定,肯定。
四、朗讀停頓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壹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五、文章理解
題目理解
“傷”,是“為......感到哀傷”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對壹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強調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中華書局1959年版)
文章的道理
人是否能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學習有關。要學習,強調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和對泯滅人才環境的批評。也對應了孔子的壹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六、作者簡介
王安石,生於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於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字介王安石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宋臨川人(現為 撫州 東鄉縣 上池自然村人),漢族。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壹(柳宗元 韓愈 蘇軾 蘇洵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歐陽修)。在北宋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長於說理與修辭,善用典,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亦有情韻深婉之作。著有《臨川先生文集》。
生在壹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壹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王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歷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謚號“文”。其政治變法對宋初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壹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不僅是壹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壹位卓越的文學家。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系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他反對西昆派楊億、劉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風,認為“所謂文者,務為有補於世而已矣。所謂辭者,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誠使巧縣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要之以適用為本,以刻鏤繪畫為之容也。”(《上人書》)正因為安石以“務為有補於世”的“適用”觀點視為文學創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具有較濃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壹,他的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大都是書、表、記、序等體式的論說文,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為變法革新服務。這些文章針對時政或社會問題,觀點鮮明,分析深刻,長篇則橫鋪而不力單,短篇則紆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書》,是主張社會變革的壹篇代表作,根據對北宋王朝內外交困形勢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變法主張,表現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國之疵”的進步思想。《本朝百年無事劄子》,在敘述並闡釋宋初百余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的同時,尖銳地提示了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樹,認為“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它對第二年開始施行的政,無異吹起了壹支前奏曲。《答司馬諫議書》,以數百字的篇幅,針對司馬光指責新法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四事,嚴加剖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措詞得體,體現了作者剛毅果斷和堅持原則的政治家風度。安石的政論文,不論長篇還是短制,結構都很謹嚴,主意超卓,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只用壹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大段”(劉熙載《藝概·文概》),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這時推動變法和鞏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成果起了積極的作用。安石的壹些小品文,膾炙人口,《鯀說》、《讀孟嘗君傳》、《書刺客傳後》、《傷仲永》等,評價人物,筆力勁健,文風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給人以顯豁的新鮮覺。他還有壹部分山水遊記散文,《城陂院興造記》,簡潔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遊褒禪山記》,亦記遊,亦說理,二者結合得緊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動、形象,又使具體的記事增加思想深度,顯得布局靈活並又曲折多變。
王安石的詩歌,大致可以罷相(1076年左右)劃界而分為前、後期,在內容和風格上有較明顯的區別。荊公少以意氣自許,故詩語惟其所向,不復更為涵蓄……後為群牧羊官,從宋次道盡假唐人詩集,博觀而約取,晚年始盡深婉不迫之趣”(葉夢得《石林詩話》)。前期的詩歌,長於說理,傾向性十分鮮明,涉及許多重大而尖銳的社會,問題註意到下層人民的痛苦,替他們發出了不平之聲。《感事》、《兼並》、《省兵》等,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描寫和提示了宋代國勢的積弱或內政的腐敗,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並土地對於國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擇將”的建議;《收鹽》、《河北民》等,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備受統治者迫、害壓榨的悲慘遭遇;《試院中》、《評定試卷》等,則直接抨擊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經世濟國的人才;《元日》、《歌元豐》等,熱情地謳歌了變法帶來的新氣象和人民的歡樂;《商鞅》、《賈生》等,通過對歷史人物功過得失的價,抒發了自己的新的見解和進步意義。安石後期的隱居生活,帶來了他的詩歌創作上的變化。他流連、陶醉於山水田園中,題材內容比較狹窄,大量的寫景詩、詠物詩取代了前期政治詩的位置,抒發壹種閑恬的情趣。但藝術表現上卻臻於圓熟,“雅麗精絕,脫去流俗,每諷味之,便沈沆瀣生牙頰間。”(《後山詩話》載黃魯直語)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書湖陰先生壁》等詩,觀察細致,精工巧麗,意境幽遠清新,表現了對大自然美的歌頌和熱愛,歷來為人們所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