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再像前人那樣只是在文章中議論議論,而是深感時間緊迫,要求朝廷立即采取措施。慈禧太後在1901年夏天頒布上諭改革科舉考試內容,有識之士們認為科舉制度靠改革已不解決問題,遲早應該從根本上廢止。1903年的壹份奏折中說:
科舉壹日不廢,即學校壹日不能大興,士子永遠無實在之學問,國家永無救時之人才,中國永遠不能進於富強,即永遠不能爭衡各國。
說這些英氣勃勃的沖決性言詞的是誰?壹位科舉制度的受惠者、同治年間進士張之洞,而領頭的那壹位則是後來讓人不太喜歡的袁世凱。於是大家與朝廷商量,能不能制訂壹份緊湊的時間表,以後三年壹次的科舉考試每次都遞減三分之壹,減下來的名額加到新式學校裏去,十年時間就可減完了。用十年時間來徹底消解壹種延續了壹千多年的制度,速度不能算慢了吧,但人們還是等不及了。袁世凱、張之洞他們說,人才的培養不比其它,拖不得。如果現在立即廢止科舉、興辦學校,人才的出來也得等到十幾年之後;要是我們到十年後方停科舉,那麽從新式學校裏培養出人才還得等二十幾年,中國等不得二十幾年了——“強鄰環伺,豈能我待”!
這筆時間帳算得無可辯駁,朝廷也就在1905年下諭,廢除科舉。因此不妨說,除了開頭幾年有壹番匆忙的告別,整個二十世紀基本上已與科舉制度無關。
二十世紀的許多事情,都由於了結得匆忙而沒能作冷靜的總結。科舉制度被廢止之後立即成了壹堆人人唾罵的陳年垃圾,很少有人願意再去撥弄它幾下。唾罵當然是有道理的,孩子們的課本上有《範進中舉》和《孔乙己》,各地的戲曲舞臺上有《琵琶記》和《秦香蓮》,把科舉制度的荒唐和兇殘表現得令人心悸,使二十世紀的學生和觀眾感覺到壹種擺脫這種制度之後的輕松。但是,如果讓這些優秀動人的藝術作品來替代現代人對整個科舉制度的理性判斷,顯然是太輕率了。
科舉制度在中國整整實行了壹千三百年之久,從隨唐到宋元到明清,壹直緊緊地伴隨著中華文明史。科舉的直接結果,是選拔出了十萬名以上的進士,百萬名以上的舉人。這個龐大的群落,當然也會混雜不少無聊或卑劣的人,但就整體而言,卻是中國歷代官員的基本隊伍,其中包括著壹大批極為出色的、有著高度文化素養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專家。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了中國歷史中最重要的壹些部位。
有壹種曾經風行壹時的說法,認為古代考上狀元的那些人沒有壹個是有學問的,情況好像並非如此。考狀元的要求過於特殊,難於讓更多的傑出人物獲得機會是事實,但狀元中畢竟有壹大批諸如王維、柳公權、賀知章、張九齡、呂蒙正、張孝祥、陳亮、文天祥、楊慎、康海、翁同〔龠禾〕、張謇這樣的人物,說他們沒有學問是讓人難以置信的。這還只是說狀元,如果把範圍擴大到進士,那就會開出壹份極為壯觀的人才名單來。為了選出這些人,幾乎整個中國社會都動員起來了,而這種歷久不衰的動員也就造就了無數中國文人的獨特命運和廣大社會民眾的獨特心態,成為中華民族在群體人格上的壹種內在烙印,絕不是我們壹揮手就能驅散掉的。科舉制度後來積重難返的諸多毛病,其實從壹開始就有人覺察到了,許多智慧的頭腦曾對此進行了反復的思考、論證、修繕、改良,其中包括我們文學界所熟知的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王安石等等,不能設想,這些文化大師會如此低能,任其荒唐並身體力行。
科舉制度發展到範進、孔乙己的時代確已弊多利少,然而這種歷史的銳變也是非常深刻的。銳變何以發生?有無避免的可能?壹切修補的努力是怎麽失敗的?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二十世紀壹開始就廢止了科舉,當然也就隨之廢除了它的弊端,但是它從創立之初就想承擔的社會課題,是否已經徹底解決?我怎麽壹直有壹種預感,這裏埋藏著壹些遠非過時的話題?
在我的藏書中,有關這壹課題的專著不多,很容易壹本本找出來集中研讀。讀了程千帆先生的《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古籍出版社)、魯威先生的《科舉奇聞》(遼寧教育出版社)、張晉藩、邱遠猷先生的《科舉制度史話》(中華書局),特別是讀了傅璇琮先生那部藍底銀紋的厚實著作《唐代科舉與文學》(陜西人民出版社)之後,想的問題就更多了。其中有不少問題,世紀初的有識之士來不及細想,甚至來不及發現。我們現在來彌補,有點晚,但還來得及,而且時間既久,態度也可平靜壹些。
二
談論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壹個慣常的誤會需要消除,那就是,在本質上,這是壹個文官選拔制度,而不是文學創作才華和經典闡釋能力的考查制度。明白了這壹點,對它的許多抱怨就可能會有所緩和。
我們可以設想壹下,如果不是科舉,古代中國該如何來選擇自己的官吏呢?這實在是政治學上壹個真正的大問題。不管何種政權,何種方略,離開了可靠、有效的官吏網絡,必定是空洞而脆弱的;然而僅僅可靠、有效還不夠,因為選官吏不比選工匠,任何壹個政權只要尚未邪惡到無所顧忌,就必須考慮到官吏們的社會公眾形象,不僅要使被管理的百姓大致服氣,而且還要讓其它官吏乃至政敵也沒有太多的話可說,那就需要為官吏們尋求或創造壹種資格;這樣做已經是夠麻煩的了,更麻煩的是中國的版圖如此遼闊,政權結構如此復雜,需要的官吏數額也就十分驚人,把那麽多的官吏編織在同壹張大壹統的網絡裏,其間之艱難可以想象;好不容易把壹張網絡建立起來了,但由於牽涉面太大,偶然因素太多,過不久自然會發生種種變更,時間長了還會出現整體性的代謝,因此又要辛辛苦苦地重尋線頭,重新綰接……這壹連串的難題,如此強烈地擺在歷代帝王和壹切意欲問鼎九州島的政治家面前,躲也躲不開。全部難題最終歸結到壹點上:毫無疑問需要確立壹種能夠廣泛承認、長久有效的官吏選擇規範,這種規範在哪裏?
世襲是壹種。這種方法最簡便,上壹代做了官,下壹代做下去。中國奴隸制社會中基本上采取這種辦法,後來在封建制社會中也局部實行,稱之為“恩蔭”。世襲制的弊病顯而易見,壹是由於領導才幹不能遺傳,繼承者能否像他的前輩那樣有效地使用權力越來越成為嚴重的問題;二是這種權力遞交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朝廷對官吏的任免權,分散了政治控制力。
世襲強調做官的先天資格而走進了死胡同,因此有的封建主開始尋求做官的後天資格,而後天資格主要表現於文才和武功這兩個方面。平日見到有文才韜略的,就養起來,家裏漸漸成了壹個人才倉庫,什麽時候要用了,隨手壹招便派任官職,這叫“養士”,有的君主在家裏養有食客數千。這種辦法曾讓歷代政治家和文化人壹想起都有點心動,很想養壹批或很想被養,但仔細琢磨起來問題也不少。食客雖然與豢養者沒有血緣關系,但是養和被養的關系其實也成了血緣關系的延長,由被養而成為官吏的那些人主要是執行豢養者的指令,很難成為平正的管理者,社會很可能因他們而添亂。更何況,君主選養食客,無論是標準還是審查方法都帶有極大的隨意性,所養的遠非全是人才。至於以武功軍功賞給官職,只能看成是壹種獎勵方法,不能算作選官的正途,因為眾所周知,打仗和管理完全是兩回事。武士誤國,屢見不鮮。朝暉燦爛 燦爛朝暉 燦爛光輝 朝暉滿地<br>
<br>
金色陽光 金光耀目 金光萬道 金光萬丈<br>
<br>
光芒四射 光芒萬丈 萬道金光 霞光萬道<br>
<br>
晚霞夕照 艷艷陽光 放射光芒 金輝斜照<br>
<br>
余輝燦燦 令人目眩 色彩斑斕 壹縷陽光<br>
<br>
壹團紅光 壹絲亮光 金盤滾動 <br>
<br>
好句:<br>
<br>
滿天紅雲,滿海金波,紅日像壹爐沸騰的鋼水,噴薄而出,金光耀眼。<br>
<br>
早晨,太陽像個剛出門的新媳婦,羞答答地露出半個臉來。<br>
<br>
太陽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強光從樹梢頭噴射出來,將白雲染成血色,將青山染成血色。<br>
<br>
太陽慢慢地透過雲霞,露出了早已脹得通紅的臉龐,像壹個害羞的小姑娘張望著大地。<br>
<br>
燦爛的陽光穿過樹葉間的空隙,透過早霧,壹縷縷地灑滿了校園。<br>
<br>
太陽更低了,血壹般的紅,水面上壹條耀人眼睛的廣闊的光波,從海洋的邊際直伸到小船邊沿。<br>
<br>
天空被夕陽染成了血紅色,桃紅色的雲彩倒映在流水上,整個江面變成了紫色,天邊仿佛燃起大火。<br>
<br>
春天,那太陽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渾身舒坦。<br>
<br>
陣陣春風,吹散雲霧,太陽欣然露出笑臉,把溫暖和光輝灑滿湖面。<br>
<br>
炎炎的烈日高懸當空,紅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著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時的火焰來。<br>
<br>
沒有敢擡頭看壹眼太陽,只覺得到處都耀眼,空中、屋頂、地上,都是白亮亮的壹片,白裏透著點紅,由上到下整個像壹面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仿佛壹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br>
<br>
晚秋了,太陽懶洋洋地掛在天上,像個老公公露著笑臉在打瞌睡。<br>
<br>
深秋的太陽像被罩上橘紅色燈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烘烘的。<br>
<br>
太陽壹到秋天,就將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間。瞧,田野是金黃的,場地是金黃的,群山也是金黃的。<br>
<br>
冬天的太陽像月亮壹樣蒼白無力。<br>
<br>
太陽正被薄雲纏繞著,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br>
<br>
太陽壹年操勞到頭,忙到冬天,就筋疲力盡,幾乎放不出熱力來了。<br>
<br>
和煦的陽光,透過稠密的樹葉灑落下來,成了點點金色的光斑。<br>
<br>
遠處巍峨的群山,在陽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顯得格外美麗。<br>
<br>
陽光被層層疊疊的樹葉過濾,漏到他身上變成了淡淡的圓圓的輕輕搖曳的光暈。<br>
<br>
這時候正是早上八九點鐘,明亮的陽光在樹葉上塗了壹圈又壹圈金色銀色的光環。<br>
<br>
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照耀著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銀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發花。<br>
<br>
金燦燦的陽光傾瀉下來,註進萬頃碧波,使單調而平靜的海面而變得有些色彩了。<br>
<br>
紅艷艷的太陽光在山尖上時,霧氣像幕布壹樣拉開了,城市漸漸地顯現在金色的陽光裏。<br>
<br>
那刺穿雲塊的陽光就像根根金線,縱橫交錯,把淺灰、藍灰的雲朵縫綴成壹幅美麗無比的圖案。<br>
<br>
太陽剛剛升上山頭,被鮮紅的朝霞掩映著,陽光從雲縫裏照射下來,像無數條巨龍噴吐著金色的瀑布。<br>
<br>
金色的陽光透過縫隙,灑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br>
<br>
天空壹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壹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蕩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得通亮。<br>
<br>
太陽泛起火紅的笑臉,使朦朧的校園豁然揭去紗帳。<br>
<br>
天際出現了壹抹紫紅色的朝暉,像綻開的紅玫瑰。<br>
<br>
剛剛起身的太陽呵,精神抖擻,紅光四溢,把整個世界照得通亮。<br>
<br>
火紅的旭日剛剛透出海平面,給美麗恬靜的大海抹上壹層玫瑰色。<br>
<br>
朝陽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風乍起,細浪跳躍,攪起滿湖碎金。<br>
<br>
忽然,迎面升起壹輪紅日,灑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條條金鞭,驅趕著飛雲流霧。<br>
<br>
海面上躍出壹輪紅日,鮮艷奪目,海空頓時灑滿了金輝,海面由墨藍壹變而為湛藍。<br>
<br>
金燦燦的朝暉,漸漸染紅了東方的天際,高高的黃山主峰被燦爛的雲霞染成壹片緋紅。<br>
<br>
太陽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紅彤彤的面龐,霎時,萬道金光透過樹梢給水面染上了壹層胭脂紅。<br>
描寫高山的好詞好句好段
佚名
好詞
高山 群山 奇山 荒山 山坡 山林
千山壹碧 萬山叢中 千姿百態 山石壯膽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山高樹茂 谷下有谷 青山綠水 青海青山 奇山秀水
峰上有峰 清逸秀麗 寸草不生 聳立雲霄 雲霧纏繞 奇峰聳立 巍然屹立 山勢雄偉 群山簇立 千山萬嶺
好句
露出雲層的群山似島嶼般壹簇簇壹抹抹的懸浮著。
周圍的大山像壹幅五顏六色的花布。
山浪峰濤,層層疊疊。
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起伏的黃土山頭,真像壹片大洪水的波濤。
龍山頭,像壹座大墓似的聳立在夜色中。
峽江兩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讓人頭暈。
幽幽的深谷顯的駭人的清靜和陰冷。
山溝被雪填平了,和山背壹樣高,成了壹片片平平的雪鋪的大廣場。
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余光橫照。
好段
站在這裏壹看,真怪,山簡直變了樣,它們的形狀與在平原或半山望上來大不相同,它們變得十分層疊、雜亂,雄偉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後左右盡是山,好像妳的鼻子都可隨時觸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