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可道,非恒道也。名稱可以命名為(3),但不是常量名稱。未知④,萬物之始;著名的⑤,萬物之母⑤。故無欲恒,以見其窘;總有壹種想看看是什麽的欲望。兩者相同,名稱不同與參加相同。神秘的就是神秘的,很多人的門都是神秘的。
[翻譯]
如果“道”可以用文字表達,往往就是“道”(“道”可以用文字表達,就不是壹般的“道”);如果壹個“名”可以用文字來命名,那它就是壹個不變的“名”(“名”也可以解釋,它不是壹個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形容天下大亂時的情形。而“妳”是宇宙萬物起源的名稱。所以,我們要時時從“無”中觀察和領悟道的奧秘;我們要始終從“有”無與有來觀察和理解“道”的線索,二者同源異名,堪稱玄妙深遠。它不是壹般的神秘深奧,而是神秘深刻,深遠深遠,是宇宙奧秘的總門(從“名”的奧秘到無形的奧秘,“道”是了解壹切奧秘變化的門)。
[引文]
老子第壹次提出“道”的概念,作為自己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它的含義是深刻的,可以從歷史的角度,從文學的角度,從美學原理,從哲學體系的辯證法來理解...
哲學家對“道”的範疇解釋並不完全壹致,有的認為它是物質的東西,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元素;有人認為它是精神上的東西,也是宇宙萬物的本源。但在對“道”的解釋上,學者們也有大致相同的認識,即它是運動的、變化的,而不是僵化的、靜止的;而且宇宙萬物,包括自然、人類社會、人類思維,都是按照道的規律發展變化的。總之,在這壹章裏,老子說“道”產生了世間萬物,只是無法用言語來解釋,卻又非常深奧神秘,不易理解。它需要壹個從“無”到“有”的漸進過程。
[分析]
在這壹章中,老子重點闡述了他的哲學範疇——“道”。道的屬性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這是壹個由來已久的問題,自古以來就引起了許多學者的濃厚興趣。歷史上韓非子生活的時代更接近老子,他是第壹個註釋《道德經》的學者。關於什麽是道,在《解老》中,韓非子是這樣說的:“道,萬物之所(同)也。壹切都有記錄。理性的文章讓事情發生。道使壹切成為可能。所以說,有理者也。”這說明韓非子是從唯物主義的角度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記》中,司馬遷將老子和韓非子納入同壹解釋(附《莊子》和《申不害》),即認為韓、莊、沈“皆出於德,惟老子深遠。”漢代王充在《論衡》中也認為老子的“道”思想是唯物主義的。但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情況發生了變化。有的學者理解老子哲學“世間萬物皆生而有之,萬物皆生而無之”的奇妙含義,肯定宇宙本體只有壹個“無”,稱之為玄學。後來佛教傳入中國並逐漸興盛,玄學與佛教融合,於是對“道”的解釋轉向唯心主義。宋明理學也吸收了佛教和玄學,仍然對老子的“道”作了唯心主義的解釋。總之,對於“道”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學者們壹直有著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讀】道的革命性和權威性。
“道”這壹哲學概念最早是由老子提出的。
這個帶有東方神秘主義色彩的名詞在《老子》壹書中頻繁出現,有時似乎表現出壹種宇宙與天堂之間的巨大動力;有時在我們面前,描繪著天地混沌的遠古蠻荒狀態;或者表現天地初分,萬物開始生長,草萌木長的學校生機勃勃,等等。
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想法中,我們可以充分體會到他對“道”近乎虔誠的崇拜和敬畏的由來。老子對“道”的推崇,完全源於他對自然及其規律的真誠,這與那個時代把“天”、“神”視為絕對權威的思想觀念完全不同。“道”,對老子來說,只是徹底擺脫宗教統治的新依據,比“神”更權威。
老子的“道”對宇宙人生有著獨特的理解和深刻的觀察,這源於他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強烈的神秘直覺。這種對自然及其規律的有意關註是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從古至今都表現出壹種近乎原始的依賴,就像嬰兒對母親的依賴。古人雲:“窮則背根。”這個所謂的“本”,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也指“自然”,人類和萬物之母。為什麽屈原的長詩《田文》提出了許多關於宇宙、歷史、神話和世界的問題?當他對政治前途和黑暗的現實感到失望時,自然會有回歸自然和求助的欲望。出於壹種對現實的不滿和焦慮,渴望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給人找到壹個合適的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理論論述了文明不僅給人類帶來物質上的好處,也給人類的精神帶來了極其沈重的壓抑,這是文明的壹大缺點。但他說的是人類自然追求幸福的原理,也是基於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今天,人們在生活需要和文化思想上湧動的“回歸自然”的潮流,也解釋了為什麽古代的學者在更廣泛的意義上竭力探索宇宙的本質。由此也可以理解老子哲學推崇自然,否定知識,追求“小國寡民”的政治生活,誇大“道”的樸素本性和神秘原始動機的歷史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王權上移,政治社會關系發生巨大變化。當現實社會中的宗族制度束縛了歷史的發展,舊的“天命觀”“天道觀”也束縛了思想的發展。老子形而上的“道”是從對自然歷史的理解中尋求拒斥“天命觀”和“天道觀”的理論依據,從而具備了中國古代哲學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第二章
[原文]
世人皆知美即是美,惡即是(1);每個人都知道好,但他不擅長。有無相位也是3,難度也是互補,長度也是4,競爭也是5,音和也是6,彼此壹致。是基於聖人的無為⑦,無字之教,萬物之始,誌在必得。丈夫只呆在家裏,丈夫卻去了。
[引文]
本章分為兩個層次。第壹層體現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思想。他通過日常的社會和自然現象,闡述了世間萬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論述了對立統壹規律,證實了永恒的、普遍的對立統壹規律。
在前壹層含義的基礎上,擴展第二層含義:在矛盾對立的客觀世界中,人們應該如何看待它?老人提出了“無為”的觀點這裏所說的“無為”不是什麽都不做,為所欲為,而是用辯證法的原理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幫助人們找到順應自然、遵循事物客觀發展的規律。以聖人為例,他教人做某件事,但不強迫人做某件事。學術界有人認為,第壹章是全書的總綱;有人認為前兩章是書的引言,書的目的都在裏面。
[分析]
無論學術界對“道”的屬性爭論如何激烈,學者們都壹致認為,老子的辯證思想是其哲學的顯著特征。老子認識到,宇宙萬物都處於變化的運動中,萬物從誕生到消亡都有始有終,始終處於變化之中。宇宙中沒有永恒的東西。在這壹章中,老子指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對立面,這些對立面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沒有“有”,就沒有“有”,沒有“長”,就沒有“短”。或者反過來,達拉斯到禮堂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對立相得益彰”。本章所用的“相互發展、相互補充、相互受益、相互和諧、相互依存”是指不同對立概念所使用的不同動詞。
“不作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第三句。無為不是什麽都不做,而是按照自然界“無為”的規律做事。老子非常重視矛盾的對立和轉化,他的觀點只是樸素辯證法的具體運用。他幻想有所謂的“聖人”能夠按照客觀規律以無為的方式化解矛盾,推動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在這裏,老子並沒有誇大人的被動性,而是主張充分發揮人的創造性,像“聖人”壹樣,用無為來達到有為的目的。顯然,在老子的哲學中,有發揮主觀能動性,貢獻自己的力量,成就群眾事業的積極因素。
【解讀】簡單辯證法的閃光
樸素辯證法是老子哲學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在中國哲學史上,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深刻而系統地揭示了對立統壹的規律。老子認為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在矛盾對立的狀態下產生的。對立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聯系,並能向相反方向轉化。而這種變化,他把它看作是自然界的根本性質,“道的對立、運動”(第四十章)。老子的辯證法是基於對自然和社會的概括,其目的是尋找社會生活的政治制度的合理模式。他提出了壹系列在人類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對立面,如善與惡、美與醜、對與錯、力量、成敗、不幸等等,都包含著豐富的辯證原理。比如,人不認可、不追求好的東西,就不會吐槽醜惡現象;當妳還沈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悅中時,也許壹場災難或不幸正悄然逼近。
壹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人們說得最多,但他們知道的往往最少。人們關註壹些事物和表面現象,往往忽略隱藏在整體中的深層的、本質的東西。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西林壁》壹詩中寫道:“廬山真面目我不知道,我只在此山中。”這首哲理詩。表達了對整體與局部、宏觀與微觀、現象與本質關系的認識,充滿了啟發性的人生哲理,與老子的辯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站在歷史的高度,我們會發現人類文明的進步是在真與假、美與醜、進步與落後的矛盾鬥爭中前進的。辯證法的豐富內涵包含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中。
老子樸素的辯證法對中國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傳統文藝學中有許多辯證思維的範疇,與它們有著明顯的淵源聯系。比如“有”和“無”來自老莊哲學,“有無”體現了事物對立統壹的辯證關系,實際上也體現了藝術創作的辯證關系。後世的文學家、藝術家,從老莊哲學中逐漸衍生出這樣壹種思想:通過“聲”與“色”的藝術,進入“無聲”“無色”的深層藝術境界,這是最美的境界。與此相關,產生了“虛”與“實”的概念,“虛實相生”論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美學中的獨特理論。
“奇”和“正”這兩個範疇,涉及到藝術創作中工整與變化相統壹的創作和表現方法,是我國古代文學家、藝術家常用的手法。“正”是指正常、常態、正統、整齊、平衡,“奇”是指反常、陌生、創新、不規則、變化,二者都是藝術創作中“多元壹體”規律的具體表現之壹。在創作者眼中,是指事物與事物之間或形式因素之間存在著對稱、平衡、整齊、不均勻、矛盾、變化,並且相互對立、相輔相成,見怪不怪、見怪不怪、見怪不怪,從而產生和諧新穎的藝術美。如果追根溯源,作為對立的哲學範疇,“奇”與“義”在老子第五八章裏才剛剛開始被發現:“義歸奇”。這兩個範疇在文學理論上的應用,始於劉勰的《文心雕龍》。
不可否認,在中國哲學辯證法的發展史上,老子的學說及其影響值得專門寫壹本書。
第三章
[原文]
不做賢者,使民不爭;貴奇貨可居2,使人不為賊3;不要看到妳想要的,這樣人民就不會混亂。是以聖人之治,能空其心⑤,強其腹⑤,弱其誌⑤,強其骨,不斷使民無知無欲。如果妳讓妳老公知道妳不會7,妳只會7,妳就好了。
[引文]
春秋末期,老子生活的時代,天下大亂,各國互相爭鬥合並,大國稱霸,小國自保。為了維持統治,統治者紛紛招募人才來治理國家,確保國家安全。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到處都在提倡人才,很多學派和學者提出了“尚賢”的主張,這本來就是為了國家。然而,在尚賢的旗幟下,壹些野心勃勃的人爭奪權力和地位。搶錢對人民也有不好的影響。壹時間人心混亂,盜賊橫行,社會處於動蕩不安的大變革局面。針對社會上人們推崇的“尚賢”思想,老子在第三章提出了“無尚賢”的觀點,同時也批判了“尚賢”所引發的追求物質利益的欲望。
在這壹章中,老子主張“無尚賢”和“使人無知無欲”,他想象人要回到壹種沒有矛盾的“無為”狀態。但是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要不斷發展和提高的,所以老子的這個思想是不可能的,也是消極的。
老子看到古代社會現實的動蕩和矛盾,就是因為差異的存在。老子希望通過減少差異來緩解或避免社會矛盾,這也有他進步的壹面。
[分析]
老子在最後壹章提出了“無為”的概念,認為要順應自然規律,做到“無為”。在這壹章中,老子進壹步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我說無為,不是指不作為,而是指不作為,不作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不應該為了治理百姓而尊重人才和能力,讓百姓不要爭權奪利。如前所述,先秦時代的選賢任能論已經成為壹種強大的輿論,諸侯國之間的人才爭奪戰也形成了壹種必然趨勢。在這種背景下,老子敢於提出“無尚賢”的觀點,與百家爭鳴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但在老子看來,並不包含貶低和否定人才的意思。而統治者不應該給予有才能的人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力和名望,以免使“有才能的人”成為壹種誘惑,導致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這壹章中,老子揭示了他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談論人性的善,也不談論人性的惡,只說人性是純潔而簡單的,就像壹張白紙。如果社會上有壹種尚賢的風氣,人們當然不會視而不見,也壹定會激起人們的占有和追求的欲望,從而導致天下大亂。如果不讓人們看到自己能貪圖的東西,那麽人們就能保持“無明無欲”的純真本性。
不使人貪婪,不是剝奪人的生存權,而是盡可能地“強其腹”、“強其骨”,讓老百姓豐衣足食,身體健康,能自保,能養活自己;此外,還需要“掏空他們的心”和“削弱他們的野心”,使人民沒有竊取利潤的心和競爭的野心。這樣做,他們順應自然規律,無所作為。這壹章與上壹章相呼應,從社會的角度出發,讓大家回歸到純潔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如此,人事可由自然規律而治,天下自然可治。
老子的“無為”思想和理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壹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自然規律。這個規律不是上帝安排和操縱的,也不受人的主觀意誌支配,而是客觀自然的。這種觀點摧毀了當時思想界存在的尊天尊祖的觀念和壹些宗教迷信。
【解讀】無為而治是大治理。
從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世情世祿制發展到封建中央集權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壹大特點。五個半世紀以來,重視人才、使用人才乃至研究人才成為先秦社會的熱點問題。先秦時代是哲學家、學者、知識分子的時代。因為各國都重視人才的使用,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或互相爭鬥,或遊說諸侯,或著書自由表達觀點。多元的政治結構和動蕩混亂的社會現實為他們的聰明才智提供了最廣闊的歷史舞臺。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大變革所產生的種種弊端,尤其是苛捐雜稅和苦役,戰亂頻仍帶來的經濟蕭條和民生艱難,以及統治者的虛偽、貪婪和殘忍,都給了哲學家們反思。他們希望從理論上探究原因。於是就有了從社會本體論——人性出發尋找構建理想社會的基石的討論。
墨家、法家對人性作出了“惡”的假設,並因此提出了“尊賢重才”的思想。倡導積極奮鬥的方式促進社會進步。它們弘揚了人類的創造精神,對先秦社會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積極作用。
相反,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純潔的。而人類的種種醜惡行為,應該是社會制度不合理、不完善導致的人性扭曲的異常現象。所以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中的善與美,符合自然之道。摒棄壹切引起人們貪婪的東西,尤其是當時流行的崇尚人才的風尚,被他認為是最容易犯罪的。今天,他的政治思想似乎很難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對物質享受沒有奢求,不為各種眼花繚亂的文化或知識所困擾。他是歷史回收主義者。在他眼中,讓人們處於自由寬松的社會環境中,是符合自然之道的,這顯然比充滿危機、鬥爭、謀殺、陰謀的社會制度更符合人性,雖然物質文明發達。
他所強調的“無為”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比用法律、法規、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要合理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本含義。老子的這壹社會理想與其“道”論密切相關。
出於對自然規律的深刻認識,老子把順應道的運動作為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和道德規範應該遵循的最高準則。體現在他的政治思想中的,是他所提倡的“無為而治”和“無字之教”。所謂“無為之治”不是無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合道的運動。李約瑟將這種行為解釋為“對自然的約束行為”。具體來說,就是要求統治者給人民壹個寬松的生活和生產環境,不去幹涉,以順應自然。在這種舒適的生活環境中,普通人自然會感受到這壹政策的好處,而不會遭受暴政之苦,也不會擔心重稅,從而達到“言傳身教”的教育效果。
“無為之治”不是脫離現實的烏托邦,也不是建立在虛無縹緲的幻想中的空中樓閣。在現實中實施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最明顯的歷史例子就是漢初黃老無為的統治。由於秦的殘暴統治和漢楚之爭,西漢初期,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經濟蕭條,人口大量減少。《史記》記載,當時“天子不能有劍,必騎牛車,齊人無蓋。”在這種破碎的社會經濟形勢下,自高祖劉邦以來,實行黃老無為而治,實行“與民同息”的政策。到了文帝時期,進壹步實行“輕賦”和“疏法禁止”的政策,使生產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
在老子看來,高明的政治家和領導者應該懂得自然之道,順應人性,讓下屬和人民各盡所能,各司其職,各得其所,相安無事,避免用過多的條條框框進行強制性約束,否則會適得其反。換句話說,最好的政策應該是“安靜主義”政策,而不是壹個左翼運動和壹個右翼政策,這會混淆人民。要讓壹個國家、壹個社會穩定安定,就像處理井水壹樣。攪得越兇,殘渣和樹葉就會越多,水就越渾濁。最好的辦法是不要放任何漂白粉,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讓它慢慢平靜下來,這樣井水自然就安靜了。“無為而治是大政”,這是老子“無為”理論對後世的有益啟示。
第四章
[原文]
道沖①,與傅瑩②並用。深刻啊!像萬物之祖。訴其訴⑤,解其爭⑤,和其光⑦,同其塵⑧。詹哈⑨!喜歡或存在,參加。不知道是誰的兒子,像始皇帝。
[引文]
這壹章,老子還在討論“道”的內涵。在他看來,“道”是虛體,看不見摸不著,人只能靠意識去感知。“道”雖空,但並非壹無所有,而是包含了物質世界的創造因素。這種因素極其豐富,由來已久,在天帝出現之前就存在了。因此,創造宇宙、世界和自然界萬物的是“道”,而不是天帝。這樣,老子又壹次從物質方面解釋了道的屬性。
順著第壹章“無形”的內容,老子稱贊“道”是無形的,但不是空的。從“橫”的角度來看,“道”是無限寬廣、取之不盡的;再次從“縱向”的角度;“道”無限深遠,無法溯源。好像是自然界萬物的祖先,好像是天帝(神)的祖先。從此,創造萬物的不是神(天帝),而是“道”生神(天帝),然後生萬物。道的角色是宇宙至高無上的主宰。
[分析]
在這壹章中,老子通過描寫和比喻對道進行了具體的描述。本來我覺得道是無法形容的。其實道是對道的描述,這裏我接著描述道的形象。
老子說,道是空的,看不見的,但它的作用是無限的,無窮的,永不枯竭的。它是萬物之祖,主宰萬物,是宇宙和世界賴以存在、發展和變化的力量。在這裏,老子自問:道從何而來?他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在天帝出現之前就有了。既然在天帝誕生之前,天帝無疑是道所生。由此,研究者得出結論:老子確實提出了無神論的思想。
有學者將老子的“道”與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相提並論,認為這兩個範疇的內涵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是壹個永恒的存在,壹切都是根據“邏各斯”而產生的。但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創造的,而是創造世界的種子,是壹個“以太”的物體。“邏各斯”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無處不在,只是人們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的存在是真實的。(見《古希臘羅馬哲學》第17-26頁)老子的“道”也有“無賴”的這些屬性和作用,二者形象非常相似。
前四章老子提出“道”是宇宙的本原,在天帝之前就存在;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都是存在的,都處於變化發展的過程中。此外,老子還提出了自己對社會政治和人生的壹些基本看法。所有這些理論都充滿了智慧。
【釋義】思想的放蕩
把道比喻為腹中空空的容器,是對其神秘性、不可觸及性、功能無限性最直觀、最生動的比喻。哲學的啟示只有植根於形象,才能使其中蘊含的豐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廣泛性得到積極的、富有想象力的發揮。老子對“道”的標新立異的描述,對後世道家人物自由放蕩的思想和行為具有引導和啟發意義。
最發人深省的例子就是對莊子深邃哲理和藝術形象想象的極度誇張的影響。《莊子·德崇賦》寫了幾個極其醜陋而開明的人,比如壹個斷了腳沒有腳趾的大叔,壹個長了腫瘤的骨灰盒,壹個沒有嘴唇沒有臀部的駝背等等。但這樣的人,偏偏國君看了順眼,男人相處愉快,女人甚至競相嫁給對方。原因是這些人天生開明,外表美麗,內在的道德美勝過外在的肉體醜。在《莊子》這本書裏,有很多章節都是用放蕩的思維和類似這樣的怪例來說明道理的。他說厲鬼與石“通道為壹”,說中央皇帝是人為鑿出“七竅”而死,等等,都體現了這壹特點。
這種不落俗套的思維方式也與魏晉玄學的自由發揮有著直接的繼承關系。形而上學在殘酷的政治壓力下,以真理為世俗倫理的束縛,主張解放人性,順從自然為宗旨。被稱為福臨七賢的劉玲假裝沈湎於酒色。有壹次,他喝醉了,在屋裏脫光衣服。有人為此嘲笑他,但劉玲回答說:“我把天地看作房子,房子看作衣服和褲子。妳為什麽鉆進我的褲子裏?”這種看似離奇的言行,真實地反映了人物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和道的特質。老子說:“人教天,天教道,道自然。”道家思想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追求個人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和行為準則與道、自然、天地的和諧統壹的最高境界。劉玲令人震驚的言行不過是對世俗主義和倫理道德的壹種唾棄,是將自己的精神和肉體融入大自然廣闊而深刻的懷抱的壹種實踐。
“越出名越自然”,這是魏晉名士的名言。鄙視現實倫理,追求自然自然,在世俗眼裏總是那麽陌生,格格不入。嵇康臨刑前要彈壹曲《廣陵散》,是個敢於懷疑和批判的荒淫者。他甚至對壹向被認為“兇悍叛逆”的管叔和蔡叔給予了新的評價,認為他們“並非不道德”,而是“達不到神權”;不僅如此,他還無法無天,“不是唐舞而是瘦”等等,他表現出來的壹種獨立不羈的人格精神,千百年後依然讓人感嘆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