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上古詩歌的存在方式

上古詩歌的存在方式

我國現存上古歌謠從題材內容看,大致可分為五類:

1、勞動歌謠。這類歌謠是最早出現的上古詩歌,它們對勞動行為的再演和生產經驗的總結,是先民有意識創作出來的,帶有明顯的功利目的。相傳為黃帝時代的《彈歌》,是現存上古歌謠中壹首最典型的勞動歌謠:“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從內容和形式看,都是壹首比較古老的獵歌。它反映了我國漁獵時代先民的勞動生活,再現了他們制造弓箭和射獵的整個過程。它不僅描繪和歌頌了勞動本身和勞動者,還洋溢著先民對自己學會制造獵具及獲得成功的自豪和喜悅,也表現著他們對獲取更多獵物的無限渴望。

2、祭祀歌謠。這類歌謠表現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揮自然服從自己的願望,帶有較濃的原始宗教意識。又可分兩種:壹種是祈禱式的祭歌,表現的是先民對神的畏懼、屈從、祈求和獻媚,目的在求神降福;壹種是咒語式祭歌,表現了先民反抗和征服的意願,他們相信可以憑借語言的力量喝令、脅迫神祗服從人的意願,讓神保佑人類免受自然災害的侵擾。

3、圖騰歌謠。這類歌謠是先民在圖騰崇拜基礎上創作的詩歌。圖騰是上古先民在探索生命本源過程中誤認的部族始祖,是部族的保護神兼祖先,倍受部族成員的崇拜與頌揚。

4、婚戀歌謠。上古時代的最初婚戀不同於文明時代的含情脈脈,多表現出粗獷、野蠻的特點。這在《周易》爻辭所保存的較古老的短歌中有所體現。

5、戰爭歌謠。戰爭是上古社會各部族生存和擴大領土的第壹手段,其時的歌謠也記錄了當時戰爭的各種情況。

上古歌謠的四個藝術特征

1、集體性、綜合性的藝術形式。上古歌謠絕大部分是與上古音樂、舞蹈在勞動中三位壹體同時出現的。《呂氏春秋?古樂》記載了葛天氏之民的樂舞情形:“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持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壹曰載(始)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三人”說明是集體演唱,“牛尾”是道具,“投足”是小步為節拍的舞姿,“八闋”是八支原始歌曲名。(附:“陳倉古石畫”《三人舞》證據)

2、再現生活的直接性。上古歌謠源於生活,又直接表現生活。它對生活的再現是直接的,即興的,生活是什麽就是什麽,純任自然,坦白直率。這與《詩經》選擇典型的生活現象和富於特征的細節展現現實和抒發情感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雖有所不同,但它明顯是《詩經》現實主義精神的源頭。

3、語言簡樸、節奏流暢。我國上古歌謠語言都極為簡樸,大都是二言、三言或四言,復雜壹點的句子很少見。這首先是因為當時生產、藝術落後,勞動動作簡單,勞動節奏短促、鮮明、整齊,因而與之相伴的詩歌也就自然簡短。其次與先民的思想能力和語言水平較低有關。簡單的思維表現為簡單的語言,發為詩歌,自然也簡短質樸。再次是當時藝術表現手法不成熟,單壹的敘述手法,沒有雕琢,沒有誇飾,質樸無華。上古時歌謠雖然簡樸,但並不平淡寡味,我們總能感到它們的語言極為精練生動,節奏韻律暢快流動,朗朗爽口。

4、 以賦為主的表現手法。上古歌謠最常用的是賦的藝術表現手法,“比興”極其少見。賦是壹種即興式的直接鋪陳事物的藝術方法,它是我國上古歌謠的基本表現手法。上古歌謠的“賦”的手法,也是後世詩歌創作中比興等藝術手法的基礎與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