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初中文言文古詩全解

初中文言文古詩全解

1. 初中古文古詩

七年級(上冊) 課內 觀滄海(曹操東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西江月(辛棄疾南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課外 龜雖壽(曹操 東漢)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過故人莊(孟浩然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隱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杜牧唐)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 花。 浣溪沙(晏殊宋)壹曲新詞酒壹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裏南宋)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裏,壹山放過壹山攔。

如夢令(李清照南宋)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觀書有感(朱熹南宋)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七年級(下冊) 課內 木蘭詩(北朝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課外 山中雜詩(吳均南朝)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竹裏館(王維唐)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岑參唐)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韋應物唐)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唐)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唐)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約客(趙師秀南宋)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趙翼清)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 *** 數百年。 八年級(上冊) 課內 望嶽(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2. 說壹下所有初壹文言文解釋

陶侃性檢厲 陶公(侃)辦事認真嚴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

做荊州刺史時,命令造船官收集鋸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

後來正月初壹集會,正遇上久雪初晴,廳堂前的臺階下雪之後壹片泥濘。於是用鋸木屑鋪在上面,人來人往,絲毫不受阻礙。

凡公家用竹,把鋸下的竹頭也收集起來,堆積如山。後來桓宣武(溫)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時,用來做竹釘。

又聽說陶公曾經就地征用竹篙,有壹個官吏把竹子連根拔出,用根部來代替鑲嵌的鐵箍。他就讓這個官吏連升兩級,加以重用 宋國有個賣酒的人,賣酒的家什很公平,對待顧客也很有禮貌,他家的酒也很是好喝,酒幌子也掛得高.然而就是酒賣不出去,釀的酒都酸了.賣酒人弄不明白這是什麽緣故,便請教壹位有知識的老人楊倩.楊倩說:"是妳家的狗太厲害了吧?"賣酒的說:"狗厲害,為什麽酒就賣不出呢?"楊倩說"因為人們害怕呀.有人讓小孩揣著錢,提著酒壺來買酒,狗就迎面撲來咬他.這就是妳的酒酸了也賣不出去的原因啊."國家也有狗,有道德學問的人,心裏裝著治理國家的辦法,想告訴國君,可是有的大臣竟象惡狗壹樣,迎面撲來咬他們.這就是國君所以受蒙蔽,受挾制的原因,也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不能被重視任用的原因呀! 說明:韓非是先秦的思想家,戰國末期先秦時代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備用"的觀點,反對墨守成規,思想僵化的治世之道.這則寓言故言,卻是他本人對當時政治者的報怨,這在封建專治社會是不可避免的通病. 狙公 楚國有個人,養獼猴為生,楚國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壹定在庭院中分派獼猴工作,教老猴率領著小猴子上山去,摘取草木的果實,抽十分之壹的稅來供養自己.有的猴子數量不足,就鞭打他們.猴子們怕死了,覺得很苦,卻不敢違背. 有壹天,有只小猴子問大家說:「山上的果子,是老頭子種的嗎 」大家說:「不是啊!是天生的.」又問:「沒有老頭子我們就不能去采嗎 」大家說:「不是啊!誰都能去采.」又問:「那們我們為什麼要仰賴他,還要被他奴役呢 」話還沒說完,猴子全懂了.當晚,群猴壹起等候狙公睡著的時候,就打破獸欄,拿走存糧,壹塊兒跑進森林,不再回來了.狙公最後活活餓死. 郁離子說:「世上那種賣弄權術奴役人民而不依正道來規範事物的人,就像狙公吧!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覺醒,才能讓他得逞,壹旦有人開啟民智,那他的權術就窮盡了.」 劉南垣公規勸 劉南垣公是國朝尚書,告老還鄉。

有壹個直指使(官名),在飲食方面苛求下屬官吏,郡縣都感到害怕。公說:“這是我門下的學生,我應當開導他讓他知道。”

等到他來了,款待他,說:“我將要開飯了,恐怕防礙了妳的公務,特地留妳下來吃壹頓飯。但是我的妻子她去了別的地方,沒有人燒菜,家常便飯能夠吃嗎?”直指使因為這是老師的命令,不敢推辭。

從早上到中午,飯還沒有出來,直指使感到很饑餓。等到飯上來後,只有米飯,豆腐壹碗而已。

他各吃了三小碗,直指使覺得很飽。過了壹會兒,佳肴美酒,都擺滿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

公強求要他吃,他說:“我已經飽了,不能吃了。”公笑著說:“可以知道飲食本來沒有精粗,餓的時候容易吃飯,飽的時候難以吃東西,是時勢所導致成這樣的罷了。”

直指使經過這次教訓之後,不敢因為飲食責怪別人了。 初中文言文翻譯 第壹冊 < > 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

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壹起探討問題,是壹種樂趣。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壹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孔子說:“子路,教給妳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子貢問道:“孔文予的謚號為什麽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 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裏,不斷積累知識。

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要熱情地教導學生。

對我來說有什麽呀?” 孔子說:“幾個人在壹起走路,其中壹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註意改正。”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壹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扁鵲見蔡桓公》 扁鵲進見蔡桓公,站著(看了)壹會兒,說道:“您的皮膚紋理間有點小病,不醫治恐怕要加重。”

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離開後,桓侯(對左右的人)說:“醫生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拿來炫耀自己的功勞。”

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他(對桓侯)說:“您的病已到了肌肉裏,再不醫治,會更加嚴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鵲(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興。

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他(對桓侯)說:“您。

3. 初中人教語文所有古文古詩詞總結

初中文言文壹詞多義——180個實詞虛詞詳解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麽(安求其能千裏也) 2、養(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質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1、周全、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嶽陽樓記》) 2、具備。(壹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3、準備。

(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響(被於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繡) 5.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嶽陽樓記》) 2、輕視。

(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8.策:1、馬鞭。

(執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

(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長:cháng 1、長度。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

(但願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

(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10.稱:1、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 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12. 懲:1、苦於(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 13. 馳:1、騎(願馳千裏足) 2、驅車(追趕)(公將馳之) 14. 出:1、發、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生(計將安出) 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壹簞食,壹豆羹) 18. 當:1、承當,承受。(當之無愧) 2、應當。

(當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今當遠離) 4、對著,向著。

(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

(“銳不可當”) 19.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2、道義。

(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公等遇雨) 22. 敵:1、攻擊(恐前後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 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 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 惡:1、怎麽(惡能無紀) 2、厭惡(所惡有甚於死者) 27. 發:1、行動、發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 2、發射(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於畎畝之間) 4、征發(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而幽香 ) 6、發出(壹時齊發,眾妙畢備) 7、fā,頭發(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8. 凡:1、凡是(則凡數州之土壤) 2、總***(凡三往) 29. 方:1、見方(方七百裏)2、長方形(方以長)3、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30. 分:fēn 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

(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

(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於危難之間) 3、供養(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 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語詞(夫環而攻之/且夫人之學) 3、丈夫(夫齁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34.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3、互相(更相慶) 4、再、又(更上壹層樓) 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39. 茍:1、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 2、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於亂世) 3、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 40.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2、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壹定、必定。

4. 初中文言文古詩詞的全部翻譯(越多越好,越詳細越好)

1、關雎

2、蒹葭

3、觀滄海

4、飲酒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9、行路難

10、望嶽

11、春望

1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4、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5、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6、觀刈麥

17、錢塘湖春行

18、雁門太守行

19、赤壁

20、泊秦淮

21、夜雨寄北

22、無題。作者:李商隱

23、相見歡

24、漁家傲

25、浣溪沙

26、登飛來峰

27、江城子,密州出獵

28、水調歌頭

29、遊山西村

30、破陣子

31、過零丁洋

32、天凈沙,秋思

33、山坡羊,潼關懷古

34、已亥雜詩

35、《論語》六則

36、魚我所欲也

3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8、曹劌論戰

39、鄒忌諷齊王納諫

40、出師表

41、桃花源記

42、山峽

43、馬說

44、陋室銘

45、小石潭記

46、嶽陽樓記

47、醉翁亭記

48、愛蓮說

49、記承天寺夜遊

50、送東陽馬生序(節選的那段),作者:宋濂

這都是初中生必背的50篇古詩文,外面都有買的。

妳可以去買壹本,把裏面的古詩文都背下來,對中考很有好處

5. 初中語文人教版文言文,古詩

已經校對過人教版初中語文必背古詩文壹、七年級上冊 (壹)、課內古詩背誦 觀滄海(曹操"東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西江月(辛棄疾"南宋)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 聽取蛙聲壹片。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見。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龜雖壽(曹操 東漢)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過故人莊(孟浩然"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夜雨寄北(李商隱"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杜牧"唐)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 *** 花。 浣溪沙(晏殊"宋)壹曲新詞酒壹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裏"南宋)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裏,壹山放過壹山攔。

如夢令(李清照"南宋)常記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觀書有感(朱熹"南宋)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七年級下冊 (壹).課內古代詩歌 木蘭詩(北朝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吳均"南朝)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裏出。 竹裏館(王維"唐)獨坐幽篁裏,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岑參"唐)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韋應物"唐)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唐)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唐)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趙師秀"南宋)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趙翼"清)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 *** 數百年。 三.八年級上冊 (壹)課內古詩 望 嶽(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春 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 壕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