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春暮》(南宋 曹豳)的賞析

《春暮》(南宋 曹豳)的賞析

賞析:繁花雕謝,樹陰綠濃,鶯啼聲漸漸消歇,春草池塘的蛙聲開始熱鬧起來。詩人選擇的幾個物象,花落、綠陰、鶯老、蛙鳴,無壹不是暮春典型景況,通過這些,組成了壹幅豐富多彩、熱鬧非凡的暮春全景。

出自《春暮》,是宋代詩人曹豳(bīn)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又字潛夫,號東畎,南宋瑞安曹村人。早年家道貧窮,少從樂清錢文子學。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迪功郎隆興府靖安縣主簿。此後為仕四十余年,沈沈浮浮,留給歷史的始終是壹位為官清正、正直敢言的愛國詩人。

原文如下: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譯文如下:

沒人去註意那門外紛紛飄落的紅花,樹木的枝條低垂,濃郁的綠陰,直鋪向海角天涯。

樹上的黃鶯兒啼聲漸漸停下,春草芊芊,我獨自站立在池塘邊,聽著青蛙不停地叫著,壹片喧嘩。

擴展資料:

這是壹首描寫暮春景物的詩,描寫花、鳥、葉,襯托出“暮”字,點明題意。明媚的春天已經悄然消失了,花兒落了,大地上已萬木蔥蘢;鶯歌歇了,青草池塘處處有蛙聲。壹番感嘆,抒發了詩人的惜春之情。兩兩相對,把暮春時節的那種繁盛和熱鬧的景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詩人對逝去的春光不存在傷感,而對將來的初夏,充滿喜悅。於是,詩說對落花不去過問,對鶯聲的消失也不放在心上,因為繁花有綠陰來代替,鶯啼有蛙鳴來代替。

這四種景象,在暮春是同時存在的,詩人不是把它們簡單地並列,而是兩兩對映,在情感上側重於對後者的鑒賞,著重對後者的描繪。所以花落、鶯老,詩對這類衰退的現象只是壹筆帶過,而說綠陰冉冉,似乎是壹支畫筆,把整個世界塗抹得蒼翠欲滴;春草池塘,處處蛙鳴,詩人獨立凝聽,格外賞心。

詩把這些新生的、充滿活力的景物渲染得有聲有色,使暮春別有壹番情趣,詩人的心情便和盤托出,情趣橫溢。

百度百科——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