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承天寺夜遊翻譯

承天寺夜遊翻譯

翻譯

2006年10月12日(或1083年10月12日)晚上,我脫了衣服準備睡覺的時候,正好看到月光透過窗戶照進房間,於是我高興地起床出去散步。我以為沒有人可以陪我玩,就去承天寺找張懷民。

張懷民也沒睡,所以我們壹起在院子裏散步。院子裏滿是月光,像死水,清澈透明,水裏的水藻和薺菜混在壹起,原來是竹柏的影子。什麽夜晚沒有月光?哪裏沒有松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不在乎名利卻能從容四處遊蕩)。

擴展數據

寫作背景

作者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被貶黃州四年。元豐二年七月,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禦史丁力挑出蘇軾關於新法的詩,說他以詩謗之。8月,他被捕入獄。經過長時間的審訊和折磨,他差點被殺死。

12月,作者出獄,被貶到黃州做應永的助手,但不準“簽書經商”,也就是說,他是壹個有職無權的遊手好閑的官員。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幾乎是被放逐的,抑郁的;但是,他還是有進取心,所以寫了這篇短文。

寫作技巧

1.比喻生動:庭院空如水,水中長滿竹柏。

2.正面和側面描述結合:為什麽晚上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但很少有閑人像我的兩只耳朵。

3.抓住瞬間的感覺:庭院空如水,水中藻橫,竹柏掩映。

4.虛實結合(動與靜):把竹子和柏樹(實與靜)比作水中的藻類(虛與動)。

思想和感情

《承天寺夜遊》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寫的壹篇古文。文章對月夜景色進行了精彩的描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貶謫黃州時的壹段生活。這也反映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和他對為數不多的知心朋友的無限感情。同時也表達了他的苦悶和自暴自棄,表現了他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承天寺夜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