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照例掃墓。掃墓是壹件悲傷的事情。所以古人說:“鴉啼鳥噪昏樹,清明吃寒食誰哭。”他還說:“節明桃李笑,野田荒地只悲。”不過,小時候清明節掃墓是壹大樂事。人家借佛遊春,我們是“借墓遊春”。我父親有八首詩《掃墓支竹詞》:
別再做壹年春風了。柳如煙的梨花像雪壹樣。
家裏人五天前就預先安排好了上墳的事,疊好了紙錢。
風和日麗,每個人,無論老少,都微笑著。
三歲的雨兒很嬌小,還教她背畫船。
兩個人都在輕盈地劃著,壹路歡聲笑語。
我在墳前的河堤上看到比去年更多的松蔭。
鍋忙,跪著,坐在樹蔭下。
村姑來看誰是新娘子。
周圍的堤岸望著桑麻,剪去枯死的藤蔓,只剩下花朵。
更多的孩子懂得計算,可以撿松球泡茶。
試著爬上景鎮坡,可以看到雲煙。
就在村民指的地方,煙和霧就是山。
紙灰揚起滿森林的空氣,那杯酒被倒空了。
可是找孩子回家,紅裙在菜花裏遙遙無期。
乘斜光解錦索,水蜻蜓隊隊飛。
贏點春色,野花裝舟。
這裏的“三歲的雨兒”就是現在寫這篇文章的70歲老人。我的外號叫“慈玉”。
清明三天,我們每天都去上墳。第壹天,冷食,下午上“楊莊墳”楊莊墳離鎮上五六裏,水路不通,必須步行。無論老少,誰也不去。我七八歲的時候就會參加。生茂叔叔帶著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著他,壹路上摘桃子,偷新蠶豆。這是壹大樂事。當我們到達墓地時,每個人都休息了。生茂叔叔去附近的農舍借了壹張桌子和兩個凳子,於是他擺好祭品,依次跪拜。拜完了,自由發揮。有的吃甜麥餅,有的吃粽子,有的拉蠶豆桿做笛子。蠶豆莖是方形的,上面挑了幾個洞作為笛孔。然後挑壹根豌豆梗放在笛子的壹端,笛子就做好了。指著笛孔吹著豌豆梗,發音悠揚可聞。可惜這種笛子壽命很短。拿回家,第二天就幹了,不吹了。祭掃儀式結束後,生茂叔叔歸還了桌子和凳子,像往常壹樣,他送了兩個甜麥餅和壹串粽子作為獎勵。然後大家壹起在夕陽下回去了。楊莊的墳上只有壹棵大松樹,面朝壹個池塘。父親說這叫“美人照鏡子”。現在幾十年不去,不知美人是否還在照鏡子。閉上眼睛,場景就是現在。
清明那天,我去了“大家墳”。這是去同宗的祖墳。有五六個墳墓,需要兩條船壹整天。有五個同宗* * *,他們輪流決定。白天上墳,晚上吃墳酒。這筆費用由吉田支付。祖先早有打算,唯恐後代腐敗,上不起墳,成為餓鬼。於是,專門辟出幾畝祭祀田,租給農民。輪到誰主持墳墓,誰來收房租。除了租壹艘船來處理葡萄酒,總會有壹定的費用。所以大家都樂於做主人。孩子們特別高興,因為他們可以整天在鄉下玩耍,在草地上吃午飯。船上做的菜味道特別好。因為,據老人們說,家裏有竈神菩薩,先嘗菜的好味道,而船上沒有竈神菩薩,所以船上煮的菜味道特別好。孩子們的另壹個樂趣是抓雞蛋吃。每次上墳,除了壹桌祭祖之外,還要有壹個小牌匾,上面放著小魚小肉、雞蛋、酒、香,供地主食用,這就是所謂的墳祭地。孩子中,誰先給墳地磕頭,誰先搶到彩蛋。我很少吃到,覺得這個雞蛋真的比平時好吃。我壹天的墳回來,晚上吃了墳酒。有四五桌酒,因為都是嫁出去的姑娘來吃飯。喝酒時,長輩總是訓斥晚輩,被訓斥的主要是樂謙、樂聖和盛嶽。因為樂謙賣墳樹,樂聖和月升作惡多端,經常不上墳,吃墳酒。
第三天,我去了私人墓地。我的私人墳墓,也叫旗桿墓。上床睡覺的是我們壹家人,父母,還有我們幾個兄弟姐妹。早午餐後,我租了壹艘客船,慢慢地轉了壹圈。水路五六裏,很快就到了。在祭掃儀式中,附近朱三寺的僧人前來詢問,並給我們送來了壹些竹筍。我們也去這個寺廟玩了,看到竹林很大,進去看不到太陽。我們常年生活在城市的喧囂中,住在那棟狹小、狹窄、有百年歷史的房子裏。壹旦我們來到農村和田野,我們感到非常新鮮和舒適,就像我們在世界各地旅行。所以,我們把清明掃墓當成壹種至高無上的享受。父親在窮鄉僻壤的破房子裏度過了短暫的壹生,我想起就感到無限的同情。
葉聖陶,節日
說到節日,我們按照老慣例祭拜祖先。我家過節有三桌。上海弄堂房子位置窄,不能同時祭出三桌,只好先來兩桌再來壹桌。只有壹張方桌,我們只好湊合壹張小圓桌。本來座位是三面設的,但是因為椅子不夠,改設了壹面。如果妳不能得到壹套整齊的杯子、筷子、盤子,妳應該使用雜色的。蠟燈彎了。香爐裏沒有香灰,只好在香爐口放三根香來數。總之,壹切都很馬虎。幸運的是,我的母親並不拘泥於規則,她從未對這壹切粗心大意表示過不滿。但我知道,如果取消假期,肯定會引起她的不快。所以我從來沒有談過廢除節假日。
上香,倒酒,然後跪下。我通常鍛煉太少。我才四十多歲,膝關節已經硬化了。我下跪的時候只覺得渾身僵硬,別的什麽都不想。滿座的祖先中,記得最清楚的是他們的父親和叔叔,因為他們死得最晚。但我無法想象他們和十幾個祖宗坐在兩把椅子上,端著酒杯,舉著筷子,吃著菜。還有壹個姐姐,十壹歲就去世了。今年三十八了。每次我媽給她壹盆特別的水果,我都想象不出它剝橘子吐桃核的樣子。
從前,我父親和叔叔在日本的時候,他們的弓是不壹樣的。外觀很莊重。跪了三次,輕輕磕頭幾十下,好像在那裏默默祈禱,然後站起來,恭恭敬敬地離開拜位。所謂“獻祭如臨”、“尊物於面”,從小就成了壹種習慣。新教育的實施和時代的變遷,打破了古代的神仙信仰,把儒家的返本初觀念視為虛無。所以,“如在”不能是“如在”,“臨時之事”也不能裝“恭敬”,只能成為毫無意義的套路故事:這是必然之事。
幾個孩子有時跟著我去朝拜;有時候他們說不開心,那就隨他們去吧。焚燒紙錠是他們喜歡做的事情。他們慢慢地將紙錠加入壹個搪瓷盆中,看著它被火焰吞噬,然後變成白色的灰燼,仿佛在冬天擺弄壹個木炭火盆。孩子對節日的認識是,首先,吃飯的時候有更好更多的菜;第二,這是家裏的特殊遊戲,壹年必須表演幾次。至於那些會來養老帶幼的先人,他們會和左昭、右牧坐在壹起,吃吃喝喝,然後帶著錢回去: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就像我無法想象父親和叔叔會來參加家宴壹樣。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在時間上是假期,但對孩子來說大概是沒有壞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