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贊誦辛棄疾的詩句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這是郭沫若為辛棄疾紀念祠題寫的對聯。上聯“鐵板銅琶”是壹個典故,出自《歷代詩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劍錄》裏評論蘇詞風格的話: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如何?”對曰:“柳郎中詞,只好於十七八女孩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後來就演繹為“抱銅琵琶,執鐵綽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詞。“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別稱;“柳郎中”即當時詞人柳永;“大江東去”是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首句,後人多用“大江東去”代表蘇軾的創作風格。辛棄疾繼承了蘇詞豪放的特點,在創作中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下聯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揚朱》篇載:有人向同鄉富豪贊美芹菜好吃,結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腫鬧肚子。後人以“獻芹”稱所獻之物菲薄,以示誠意。辛棄疾曾於1165年寫論文10篇,又稱《美芹十論》,陳述抗金救國、收復失地、統壹中國的大計,“悲黍”,黍即小米,據史書記載,周室東遷後,周朝誌士回到故都,見昔日宗廟夷為田地,黍苗叢生,便悲國家之顛覆,故《詩經》有《黍離》篇。“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是說辛棄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壹隅,而要立誌收復失地,表示了他“男兒到死心如鐵”(辛棄疾詞《賀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壯誌。 既然這副楹聯歌頌的是辛棄疾,那麽在這就得介紹壹下這個人。 辛棄疾是南宋抗金名將,大詞人,本片所講述的是他青年時期的壹段逸聞傳奇。1150年,年輕驍勇的金將粘得力率金兵闖入南宋城池山東歷城燒殺劫掠。辛文郁率眾家丁力抗金寇,並掩護父親辛贊與lO歲的兒子辛棄疾遠遁。戰火中,辛文郁背中粘得力斧劈,含恨而逝,辛棄疾掙脫祖父,撫屍痛哭。粘得力以全城大宋百姓生命相脅,迫辛贊歸降。辛贊身在金營,心中仍眷念祖國山河,他指導孫子辛棄疾閱讀漢室書籍、令他拜師學藝,以待重返祖國收復失地。1161年,文武兼備的辛棄疾拜別已辭官的爺爺,與同伴黨懷英以應考為名,進京探查金人軍情。長城下,辛棄疾繪圖時被金兵察覺,迅速隱蔽。粘得力得知,囑咐部將土德彪監視趕考舉子。黨懷英滿腹經綸,高中狀元;而辛棄疾則人追緝,被嶽飛舊將、喬裝成說書藝人的鐵嘴嶽所營。黨懷英貪慕功名,出賣辛棄疾,帶金兵追至,鐵嘴嶽為掩護辛棄疾以身殉國。辛棄疾帶傷逃入範府花園。身著金人官服的範邦彥與女兒範如玉演習武藝,辛棄疾不知就裏,持劍疾刺範邦彥。粘得力與黨懷英尋跡而來,範邦彥連忙出迎,見未來女婿黨懷英如此人品,面露不愉。辛棄疾被擒,粘得力將軍情圖交黨懷英保存。範如玉目睹,深慕辛棄疾之忠義,不恥黨懷英所為,她與父親合力,終助辛棄疾逃出樊籠。靈巖寺方丈義端留辛棄疾養傷,引辛贊前來,令他祖孫相見。金兵圍住寺院,辛贊見壹手養大的黨懷英競賣國求榮,痛心疾首,怒斥金人後含憤而逝。範如玉拉辛棄疾殺出廟門,得百姓相助火燒金兵。歷城辛文郁墓前,辛棄疾跪拜立誓:身許抗金大業,誓將胡虜逐出中原. 稼軒祠於1961年由李公(鴻章)祠改建而成,為古代官署型建築。祠院坐北朝南,南北向三進院落,建在壹條中軸線上。大門懸匾額“辛棄疾紀念祠”,為當代陳毅元帥題書。門兩側雌雄石獅各壹只。門南為照壁,門內太湖石矗立作障景。左右廂房各三間,北側為過廳,面闊三間,分別陳列當代名人葉聖陶、臧克家、吳伯簫、唐圭璋等人贊頌辛棄疾的詩詞、字畫。院內國槐垂蔭。 穿過過廳為第二院落,兩側是抄手半壁遊廊。北為正廳三間,卷棚頂式,門楣額枋皆飾彩繪,上懸匾額“辛棄疾紀念祠”。楹柱掛對聯:“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匾額與楹聯皆為當代著名作家郭沫若1959年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