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如春夢了無痕”全詩是: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壹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譯文:
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妳們二人已經騎著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遊玩過的村落了。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壹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壹場大夢壹樣,連壹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這裏的民風淳樸,鄉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溫暖的笑容來歡迎妳的。我們已經約定了,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妳們就不必因為此事擔心掛念了。
出處:宋代蘇軾的《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詩歌賞析
作者寫這首詩時,來到黃州已兩年了,烏臺詩案的駭浪已成往事,詩人“本州安置”的困境卻無法擺脫。
這首詩的結尾兩句,不是牢騷,不是反語,是壹種真情實感。蘇軾在黃州寄情詩書山水,寄情新交故舊,尤其是切望惠及百姓,迥異於失意文士的消極避世。
他在最失意最痛苦之時,總在努力使自己和大家都得到安慰,都生活得愉快些,這是他度過壹切災難的精神力量。他臨死時對兒子說:“吾生不惡,死必不墜。”人們敬仰他、紀念他,壹個原因是他的詩、詞、文、書、畫五藝俱絕,另壹原因就是他有壹腔正直忠厚的心腸,壹種開闊曠達的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