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蘇堤() ()

蘇堤() ()

蘇堤

“只是將來好時光,湖霧重散林鳥。黃鸝破煙啼蘇堤曉。”明揚州

蘇堤肖春,俗稱蘇公堤,是西湖十景之首。它是貫穿西湖南北景點的林蔭大堤,全長2.8公裏。宋代蘇軾任杭州知府時,疏浚西湖,用泥草築成。堤上有英波、索蘭、望山、堤、東浦、過虹六座橋,古樸美觀。蘇東坡曾寫詩:“我來錢塘擴湖綠,大堤上女子爭長風。”第六座橋橫跨天漢河,北山開始與南平相連。“堤上種滿了花草樹木,有垂柳、桃花、海棠、芙蓉、紫藤。走在堤上,新柳如煙處處春風,好鳥歡唱,意境動人,故有“蘇堤春曉”之稱。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山,全長近三公裏。它是在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被任命為杭州知府時,利用西湖疏浚淤泥建造的。後人將其命名為蘇堤,以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橫臥在連接南山和北山的長堤上,為西湖增添了壹道迷人的風景。南宋時,蘇堤肖春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被稱為“六橋柳”,被列為錢塘十景,可見其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在蘇堤望山橋以南的禦碑亭中,有康熙題寫的“蘇堤肖春”的碑文。蘇堤長2000多米,兩旁種著桃柳,四季景色各異。每年春夏三月,楊柳化作青煙,映襯著湖面,煞是有趣。有詩為證:樹,煙火,圍堤霧沙,亭臺半掩。蘇堤從南到北有英博橋、索蘭橋、望山橋、堤橋、東浦橋、虹橋。杭州人俗稱這六座橋為“六吊橋”,有壹首民歌“西湖風景六吊橋,壹柳壹桃”。解放後,第六橋再次加固加寬,橋欄桿全部采用青田雕花民族圖案,保持古橋原有風貌。

寒冬過後,蘇堤像是春天的婀娜使者,岸邊楊柳爛漫,水蜜桃鮮艷,湖波如鏡,映出美麗的影像和無限的柔情。最令人感動的是,黎明時分,西山月沈,微風徐徐吹來,柳樹裊裊浮於堤上,令人神往。

蘇堤長堤加長,六橋起伏,為遊客提供了壹條悠閑多變的遊覽路線。走在堤上,走在橋上,湖光山色如畫般展開,風情萬種任大家欣賞。蘇堤上的六座拱橋從南到北依次命名為英波、索蘭、望山、堤、東浦、跨虹。橋頭所見引路:英博橋與華鋼公園相鄰,垂柳橫雨,煙浪搖曳;鎖蘭橋近看周曉穎,遠看包書鐵塔,貼近現實,遠離空虛;在望山橋上向西望去,丁家山郁郁蔥蔥,兩座山峰高聳入雲;堤橋位於蘇堤南北之間的黃金地段。舊時也是湖船東行西去的水路通道。“蘇堤肖春”京北亭就在橋的南面。東圃橋有理由懷疑它是樸樹橋的神話,它是觀看湖上日出的最佳地點之壹。過虹橋看雨後天虹飛揚,湖光山色如仙境。

蘇軾簡介

蘇軾(1037 ~ 1101年),北宋眉山人。他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壹。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歌、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擅長畫竹、奇石,畫論、書法理論也有突出見解。他是北宋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如黃庭堅之名;他的文字氣勢磅礴,風格豪放,壹改婉約之詞。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 * *是壹位豪放的詩人。

嘉祐二年(1057)進士,任福昌郡主簿,鳳翔府判書簽書官,稱史館。元豐二年(1079),宗申知州時,被貶為禦史。第三年被貶黃州團練,在東坡建室,在東坡居士。後來,這筆錢轉移到了美國。元佑元年(1086),哲宗返回朝鮮,任中國書法家、翰林學士。知道專利。九年被革職,流放徽州、儋州三年(1100)。被召回北方,死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115卷,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