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後悔的古詩如下:
1、唐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辛棄疾說過“少年不知愁滋味”,這位新婚少婦也如此。她精心梳妝打扮後,登上高樓,滿眼的春意盎然,令她滿心歡喜。
忽然,她的眼神落在了路邊的楊柳上,她想起了分別時折柳相贈。她送他去戰場,去“覓封侯”,因為她沒有想到自己會如此孤苦惆悵。“忽見”二字,將少婦由欣喜突然跌落至惆悵的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2、唐李商隱《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首詩和王昌齡的《閨怨》寫的都是因為自己的壹個決定,而導致自己深深的、長久的孤獨。嫦娥應悔偷靈藥寫後悔適用面更廣,可以古為今用。
3、唐顏真卿《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首詩通俗易懂,我們常常也教育子女要趁著年輕多讀書,別“書到用時方恨少”。然而有些事情,不拉長時間軸去看,是體會不到這種悔意的。
從黑發到白首,正是歲月的沈澱。不聽老人言,吃苦未必在眼前,但總有壹天會讓妳體會到字字箴言。然而年輕人又有多少人能聽進呢?
4、宋呂本中《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記得去年,探梅時節。老來舊事無人說。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上片寫雪梅奇絕之景,下片懷人。“年少拋人容易去”,總覺得轉壹圈還會回到原點,不想壹別即壹生。有些悔意會隨著時間而去,而有些悔意會伴隨自己到老,長年累月的堆積成恨。
至今尤言時間之久,誰說“人間別久不成悲”的?它都變成了恨啊!所以,“不如憐取眼前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