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渭河的記載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尚書·龔宇》:《魏·子琪道》,只是簡單記載了渭河和何姿的名稱,卻沒有記載其源流。渭河發源於著名文藝理論家、《文心雕龍》作者劉勰的故鄉——巫山腳下(又名巫山、巫山等。)山東莒縣大申莊北部,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居住。漢朝是壹個縣城。《水經註》說:“水出瑯琊集縣(今山東莒縣)巍山。”故名(渭河)。《淮南子》中對巍山的山名也有詳細解釋:“巍山,名吳極,名浮舟山,蓋三山。”在《漢書》中,魏被寫成淮,俗稱淮河。東漢許慎《說文》曰:“渭水出邪山”。《太平宇宙》雲:“巍山,居縣東北,為渭水之源,出縣八十三裏,東北流入諸城縣”,沿襲水鏡之說。元代《程琦》載:“薊縣巍山,今青峰山,居州北。”清乾隆《山東通誌》載:“渭水發源於莒州西北的吳極山,流經東北的古集城。”清朝乾隆年間的《萊州府誌》記載:“淮河為渭水。”由此,最終確定了渭河的名稱。時至今日,渭河上遊沿岸人民仍習慣稱之為淮河,並在羌礦水庫岸邊有南、北淮河的村名,故稱“上淮河、下渭河”。根據上述記載,先有“吳極山”之說,後有“巍山”,後有“吳極山”之說。至今渭河流經的縣誌記載渭河發源地,都是指莒縣北部的巍山、稷山或吳極山。
渭水之名已定,與渭水相關的地名也相繼確定。渭河下遊形成的沖積平原(昌濰平原),渭河流經的西部的壹個縣叫濰縣(今寒亭)。可見魏縣是在古渭河形成之後出現的,當時離渭河最近的城市是魏縣而不是昌邑。因為對水的需求,古人沿河而居。可惜當時人類控制自然的能力有限,以至於河流逐漸被沖積的泥、石、沙夷平,然後流向周圍地勢較低的地方,形成新的河流。這也是我們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道理。說實話,河流總是因為河床變高而變化,讓我們從河東人變成了河西人,而不是說我們經常在河的兩岸來回走動。古渭河原在魏縣東郊,離魏縣最近。後來河道不斷變更,離昌邑的疆域更近了。渭河在昌邑市西部的最後壹條河道,流經昌邑的孟家窪子、石家窪子、南壇亭、大堡子、夏家三水、龔家三水、孫家窪、石橋、西橋。龍池石橋村是以渭河支流上的壹座石橋命名的。古渭河路在昌邑和威縣(寒亭)之間的田地裏來回變換,最後找不到合適的低窪路,只好轉向昌邑以東,於是形成了今天的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