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有關法律頒布行政法規和規章;
(二)宣布實施重大行政強制措施;
(3)處罰相關單位和人員。
2.訂單類型(訂單):
(1)發布訂單
(2)行政命令
(3)嘉獎令
4、命令(命令)的書寫:
(1)發布訂單:
標題:發證機關名稱或發證機關領導的頭銜+語言,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順序號:位於標題下,順序號不按年份排列,而是從發文機關領導任職開始到任期結束編順序號,下壹位單獨編。
正文:說明已公布法規的名稱、通過或批準該法規的機關或會議、通過或批準的時間以及實施的時間。
簽名:簽上簽發機關領導的職務和姓名,然後註明簽發日期。
(2)行政命令:
標題:發證機關名稱+主要事由+語言類型,如國務院關於在我國統壹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
正文:①說明下達命令的理由,做到理由充分,有說服力;(2)記下命令的具體內容,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執行機關等。,要求項目明確,層次清晰,易於實施。
(三)賈刑令:
標題:頒發機關名稱+主要理由+語言類型,如:XX省人民政府關於授予XX同誌“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稱號的獎勵令;或者只註明語言,即只註明“獎序”二字。
正文:由三個方面組成:評獎原因、評獎項目和號召。
5.寫訂單(訂單)的註意事項
(1)內容應符合相關法律和政策。
(2)態度要明確。
(3)文字要簡潔,結構要嚴謹,中心要突出,語言要肯定。
(4)發證機關應符合要求。
(2)決定:
1,決定的目的:
決定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作出部署,對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獎懲,改變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作出的不適當的決定。決定是重要的命令和具有約束力的公文。
2、決定寫:
(1)標題:作出決定的機關或通過決定的會議名稱+作出決定的理由+語言,如“XX市關於平衡財政收支,嚴格財務管理的決定”。
(2)標題:會議通過的決定應加上標題,表明該決定是在什麽時候、什麽會議上通過的。
(3)正文:根據其具體目的和內容,分為兩類:
(1)決定對重要事項作出安排。主要有表彰決定、處罰決定、機構設置決定、人事安排決定、授權決定和發布監管事項決定。其正文包括兩部分:壹是說明制定《決定》的依據和實施名稱;第壹種是按條款規定決策項目。
(2)決定對重大行動作出安排。這是壹個提前安排壹項重要工作開展的決策,具有很高的指揮性。文本通常包含兩層含義,即決定事項的通過或發布的理由和決定。
(4)結尾:重申要求,明確工作步驟或陳述要求以發出號召。
3.書寫決定時的註意事項:
我們應該做好調查研究。
(2)要旗幟鮮明。
(三)公告
1.公告的目的
公告適用於國內外重要或法定事項的公告。
2.公告的撰寫:
(1)標題:
①發證機關+語言,如中國人民銀行公告。
(2)簽發機關+事由+語言,如《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壹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公告》。
(2)正文:多限於具體事項的公告。有些公告比較復雜,有理由或根據,有事項,有結論。往往以“特此公告”結尾,或者省略結論。
(三)公告
1.公告的目的
公告適用於國內外重要或法定事項的公告。
2.公告的撰寫:
(1)標題:
①發證機關+語言,如中國人民銀行公告。
(2)簽發機關+事由+語言,如《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壹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公告》。
(2)正文:多限於具體事項的公告。有些公告比較復雜,有理由或根據,有事項,有結論。往往以“特此公告”結尾,或者省略結論。
(五)通知
1,通知的目的
本通知適用於下級機關公文的審批和轉發,以及上級機關和非直屬機關公文的轉發。傳達下級機關要求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知曉或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2.如何寫通知:
(1)格式:
使用公文的通用格式。
(2)標題:
簽發機關+事由+語言,如:XX省關於進壹步做好城市蔬菜產銷工作的通知。
起因+語言,如:關於召開全省高校檔案工作會議的通知。
(3)正文:
1)強制通知
強制性通知包括三種類型:發布通知、轉發通知和批準通知。
a)“已發布”通知#p#分頁標題#e#
“印發”通知,又稱“印發”或“印制”通知,是指用於發布行政法規、規章或發布相關文件的通知。正文部分,壹般是先說明制定已發布法規的目的和依據,再陳述要發布的事項,最後提出實施要求。
b)“轉發”通知
指用於轉發上級機關、同級機關和互不隸屬的機關的公文的通知。正文有兩種寫法,壹種是由兩部分組成:開頭寫轉發文件的名稱,表明態度,提出原則要求。最後以如下慣用語句提出實施要求:“現轉發給妳們,請認真實施”、“請根據具體情況參照實施”、“請研究實施”。壹篇文字只寫轉發決策和實施要求,非常簡潔。
c)“批準”通知
指轉發下級機關發來的公文的通知,其寫法與“轉發”通知基本相同。壹般正文先註明轉發的文件名稱,表明態度,宣布轉發,闡明意思,提出要求。
2)提示性通知
指上級機關公布的要求下級機關辦理或執行的事項,但限於發布機關的權限,或因其內容。這種通知也稱為規定性通知或安排性通知。
其主體包括:總結情況和問題,陳述通知事項,提出工作要求,或用“特此通知,望認真執行”的結論。
3)信息通知:
指通知某壹具體事項,是機關日常工作中經常使用的壹種公文。正文首先陳述了發證機關的決定和作出決定的目的。“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是常用的過渡句。然後具體說明相關事項的安排,需要了解的事項等。最後以“特此告知”結尾。
會議通知是告知性通知的壹個重要類別,其主體應當載明擬召開會議的名稱和註意事項,包括會議名稱、議題、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報告時間地點、需帶材料、住宿安排、聯系方式等。
4)任免通知
任免通知正文壹般比較簡單,直接寫明任命誰,擔任什麽職務,或者免去誰的什麽職務就可以了。
(六)通知
1,通知的目的
通報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情況。
2、通知的特點:
(1)認真。
(2)教育性。
(3)典型性。
(4)時效性。
3.通知的書寫方式
(1)格式:
使用公文的通用格式。
(2)標題:
發文機關+事由+語言,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表彰獎勵中國女足的通知》。
題材+語言類型,如《關於XX學校接連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通報》
(3)正文:
1)表彰公告
正文包括介紹先進事跡、宣布表彰決定、號召學習、請求希望。
2)關鍵通知
正文包括描述錯誤事實,指出危害,分析錯誤性質,肯定知情決定,提出警示要求和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
3)簡報
正文的寫法主要有兩種,壹種是先寫下發通知的理由,再具體說明通知的事項,最後提出要求和希望;壹種是根據題型把內容分成幾個部分。
(7)動議
1,運動的目的:
議案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議的事項。
2、議案的撰寫:
(1)格式:按公文通用格式。
(2)標題:發文機關名稱+事由+語言,如《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設立海南省的議案》。
(3)正文:寫明提交議案的理由和提請審議的事項,結尾為“現提請審議”。
(4)簽字:簽發單位;過帳日期。
3.撰寫建議書的註意事項:
(1)要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的職權範圍寫作。
(2)講道理。
(8)報告
1,報告的目的
報告適用於向上級匯報工作,反映情況,回答上級的詢問。
2.報告類型:
(1)按其性質可分為綜合報告和專題報告。
(2)根據寫作目的,分為:可報告性報告和傳遞性報告。
3、報告的撰寫
(1)格式:
使用公文的通用格式。
(2)標題:
簽發機關+事由+語言,如《中央慰問團赴雲南慰問地震災區情況匯報》。
原因+語言,如“全國物價檢查總結報告”。
(3)正文:
匯報報告:
開頭:總結情況,提出以下內容。
主題:具體陳述情況,指出工作中的經驗教訓,提出意見和方案。
結尾:“請註明上述報道是否正確”和“特此報道,供您審閱”是常用語。
遠期報告:
開頭:概述情況,說明原因。
主題:匯報工作或反映情況,提出意見或建議,明確具體措施和方法。
結論:“以上報告如無問題,請轉發各地執行”等等。
(九)請示
1,請示的目的
請示適用於向上級請示和批準。
2、請示的寫作:
(1)格式:
使用公文的通用格式。
(2)標題:
簽發機關+事由+語言,如:XX公司關於申請設備更新改造資金的請示。#p#頁眉#e#
原因+語言,如:關於解決XX地區嚴重積水問題的請示。
(3)正文:
1)請示:此請示針對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向上級部門陳述情況,請求答復,出具處理意見。正文側重於情況的陳述和問題的強調,壹般不提出具體建議。最後以壹句“請查收”結束。
2)請求批準:這種請求是對某壹問題或事項提出本機關的處理意見,請求上級機關給予批準或表明態度。正文重點是對意見和方法的說明,最後提出批復要求,即以“以上意見駁回,請審閱批示”和“以上批示,請回復”這兩句話結尾。
3.撰寫說明書的註意事項
(1)選擇正確的語言。
(2)試著壹次做壹件事。
(3)避免向多人請示。
(4)避免請示。
4.請示和匯報的區別
(1)具體功能不同:報告是閱讀公文,主要功能是向上級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陳述的特點很明顯,請示事項不能列入報告。請示是壹批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級機關請示或批準。雖然請求中也可以陳述情況,但這是次要的,是為提出請求服務的。
(2)內容不同:報道往往涉及多個事項或壹個事項的幾個方面,即使是專題報道也往往涉及壹個事項的幾個方面,內容多,報道復雜,篇幅長;而說明書的寫作則強調壹條,內容單壹,篇幅較短。
(3)寫作時機不同:報告可以在工作前寫,也可以在工作中寫,但更多時候是在工作完成後寫;指令壹定要事先寫好,不能“邊做邊請示”,更不能“先行動”。
(10)回復
1,審批目的
答復適用於對下級機關請示事項的答復。
2、答辯的寫作:
(1)格式:
使用公文的通用格式。
(2)標題:
發文機關+事由+語言,如《國務院關於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
原因+語言,如《關於新建辦公樓請示的批復》。
(3)正文:
1)開頭:回復原因,壹般用簡潔的語言引用請求的標題、文號、發文時間或概括交流的主要內容;如果問題比較復雜,我們經常用“回復如下”這樣的過渡語引出回復。
2)主體部分:審批事項是正文的核心部分。根據請示事項,逐壹給予批復。壹般先表明贊同態度,再陳述贊同意見,提出指示或要求。
3)結尾部分:通常使用“我特此回復”、“此回復”等成語,也可省略上述詞語自然結束。
3.回復和回復的異同:
回復就是回函,是專門用來回答問題的。雖然回復和回復都屬於回復文檔,但畢竟是完全不同的語言。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壹,寫作方向不同。回復方向單壹,都是上級發給下級的;回復的寫作方向是靈活的。通常是同級機關或不隸屬的機關之間使用的並列文,有時是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發送的上位文或上級機關向下級機關發送的下位文。
第二,重要程度不同。回復常用來回答比較重要的事情,而回復可以用來回答壹般的問題。
4.書面審批中的註意事項
(1)態度明確。
(2)內容要全面。
(3)寫得快。
(11)意見
1,意見的目的
意見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意見和處理方法。
2.意見的撰寫:
(1)格式:
使用公文的通用格式。
(2)標題:
(1)簽發機關+事由+語言,如“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關於在基本建設中實行合同制的意見”
②事業+語言,如《關於加快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意見》
(3)正文:
①開頭:簡要說明提出意見的目的、依據和理由;
(2)主題:工作意見可以以項為單位撰寫,從總體目標和要求到具體措施和步驟,可以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提出如何開展相關工作的指示性、提示性意見。
③結尾:通常是說明意見落實的相關事項,或者把這部分作為正文的壹部分來寫,結尾部分不壹定要單獨出來。
(4)簽名:
包括簽發單位、印章和簽發日期。
3.撰寫意見的註意事項:
(1)視野要清晰。
(2)方法要具體。
(12)信函
1,信的目的
該函適用於無隸屬關系的機關之間協商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準和答復審批事項。
2.信件分類:
(1)按書寫方向可分為:外發信函和回復信函。
(2)按內容可分為談判函、詢問函、回復函和請求函。
3.如何寫這封信:
(1)格式:
使用公文的通用格式。
(2)標題:
簽發機關+事由+語言,如《公安部關於調整新版護照收費標準的函》。
原因+語言,如“關於申請營業執照的函”。
(3)正文:
1)議付函
協商信可以用來討論或聯系機關之間的工作。如XX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邀請商人辦理香港直達運輸車輛相關牌照的函。正文要具體說明要討論的事項,並以談判和懇求的語氣包含“不,請回信”等成語。#p#頁眉#e#
2)詢價信
在機關之間進行質詢和征求意見時,可以使用質詢函,如《XX省體委關於請示組織全省農民運動會相關項目比賽的函》。主文要寫明詢問的事項和回復的要求,最後請用“期待您的回復”或以上回復。
3)請求信
請求書可用於請求機關之間的協助或合作,以及請求有關主管部門的批準。比如《XX省人民政府辦公樓關於申請撥款修繕省政府辦公樓的函》。其文本說明了申請理由和批準事項。非隸屬機關之間的請示不需要請示,壹般需要函。
4)回復信函
回函可以用來回答機構之間的問題。比如國家物價局、財政部關於調整新版護照收費的批復。正文先引用對方公文的標題和文號,揭示發文原因,再表明態度,以習慣性的“現答復如下”過渡句為起點,表示下面的答復或指示。寫完了,全文就結束了,不需要用結尾詞。
4.寫信的註意事項
(1)文學體裁的選擇要正確。
(2)內容要簡潔。
(3)措辭要具體。
(13)會議記錄
1,會議紀要的目的
會議紀要適用於記錄和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
2.會議記錄的類型
(1)根據其內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為提示性紀要、告知性紀要和告知性紀要。
(2)按會議性質可分為日常行政工作會議紀要和大型專項工作會議紀要。
3、會議紀要的撰寫:
(1)標題:
會議名稱或會議議題+語言,如:全國江河堤防建設現場會紀要。
(2)正文:
開頭:總結會議,即簡要說明會議的時間、地點、出席人員和內容。
主要部分:具體說明會議商定的事項,會議討論形成的意見,或總結會議精神要點。
結語部分:對與會單位和有關方面落實會議精神提出要求和希望,或者對會議內容進行總結。
(3)簽名:
記下撰寫機關名稱和撰寫時間。
4.會議紀要特點:(1)紀實;(2)總結。
5.撰寫會議記錄的註意事項
(1)保留會議記錄。
(2)突出會議要點。
(3)善於整理會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