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羅蘭,原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臺鎮(今天津市寧河縣蘆臺鎮),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師範部畢業。1948年去臺灣,1959年至1991年,在臺灣“警廣”主持音樂及教育節目,長達32年。她的丈夫是個新聞工作者,並生有三個孩子(壹男二女)。出版作品除《羅蘭小語》外,還包括散文、小說、遊記、詩歌、詩論等。2003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終身成就獎”。1988年深圳海天出版社首次向中國內地讀者推介臺灣作家羅蘭和她的作品,其後陸續出版了《羅蘭小語》、《羅蘭散文》(榮獲臺灣第四屆“中山文藝獎”及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終身成就獎”)以及部分書信體文集和論文集,獲得極大反響,在中國內地迅即形成“羅蘭熱”。其中《羅蘭小語》曾經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年熱衷的“勵誌書”。《羅蘭小語》、《羅蘭信箱》等作品,是她在廣播電臺做主持人向廣大青少年進行教誨、或交流心得體會談心式的作品。由於它充滿關愛,充滿對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概括,因而不僅廣受臺灣青少年的喜愛,而且經過歲月沈澱之後,又在大陸青少年中掀起壹股熱潮。
2、羅蘭的散文不僅文筆細膩瀟灑,聯想豐富,措辭精巧新奇,風格清新典雅,而且感情真摯充沛,以寫靜抒情中闡發人生哲理,行文自然流暢,妙語連珠,毫無生硬說教痕跡。由於出生於中國傳統的書香世家。她的作品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的底蘊,含蓄、雋永;洋溢著中國式的哲思,睿智、通達;體現著作家對現代社會的深層思考,深刻、清醒。羅蘭壹生崇尚淡泊,不追求功名利益。從她的《秋頌》壹文中可以清楚的讀出她對灑脫的秋的熱愛,以及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