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除了粽子還吃什麽?
端午節最早的食物應該屬於西漢的“貓頭鷹湯”。引用《史記》、《武帝列傳》說:“漢朝派貓頭鷹到董軍,五月五日,給百官喝的是貓頭鷹湯。吃它是因為惡鳥。”大約是因為貓頭鷹很難捕捉,所以吃貓頭鷹湯的習俗沒有持續下去。備案是端午節的主角——粽子,出現在東漢以後。直到晉代,粽子才成為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風土人情》:“五月五日,同至日之夏,...先過這兩天節,再用糯米葉包好,拌小米,用純灰汁煮。與此同時,還有壹種端午節食品,叫做“甲魚”,在晉代只是曇花壹現,後來就銷聲匿跡了。唯有粽子,在《風土人情》中被稱為“粽子”,成為千百年來屈原傳說中最受歡迎的端午節食品。吃粽子“好香,廚房裏好香。“艾葉又香又香。桃枝插在柵裏,出門就能看到麥子黃了。這裏陽光明媚,那裏陽光明媚,哪裏都陽光明媚。”這是壹首描述古代端午節的流行歌謠。壹般來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相同的慶祝端午節的習俗,在端午節吃粽子在整個中國都是壹樣的。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的粽子主要有兩種,用糯米包裹葉子(茭白葉)做成角狀,稱為“角粟”;用竹筒包裝的大米密封烘烤,稱為“筒粽子”。到了晉代,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壹種民族習俗,“仲夏端午,煮玉米”,這在西晉周初所著的《風土誌》壹書中有明確的記載。當時餃子的原料除了大米,還添加了中草藥益智仁,稱為“益智粽子”。在唐代,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唐代詩人姚合寫過“漁歌響,風和,湯圓香”的詩句,反映了當時吃粽子的流行。在宋代,出現了用浸泡過艾葉的大米包裹的“艾香粽子”。到了元代,粽子的包裹材料已經從茭白變成了茭白,突破了茭白的季節限制。明代出現了用蘆葦葉包裹的粽子,附加的材料已經出現了豆沙、豬肉、松子、棗、核桃,品種也更加豐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出現在清朝乾隆年間。現在的粽子更加多樣多彩。現在各地壹般都用糯米殼包裹糯米,但裏面所含的顏色要看當地的特產和風俗。比較有名的有桂圓、肉、水晶、蓮子、蜜餞、板栗、麻辣、酸菜、火腿、鹹蛋,這曾經是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俗話說“喝了雄黃酒,百病皆消”。雄黃是壹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汞,有毒。常見的雄黃酒是在白酒或自制黃酒中加入少量雄黃調制而成,沒有純飲。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毒的功效,中藥也用於治療皮膚病。在古代沒有碘酒等消毒劑的時候,用雄黃浸泡可以解毒止癢。對於未滿飲酒年齡的兒童,大人將雄黃酒塗抹在額頭、耳朵、耳朵、手、腳、心臟等部位,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古詩雲:“唯有小時候不忘,捧艾夫普為額王。”它的意思是,在端午節,孩子們拿艾葉,穿上菖蒲,用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下“王”字,以辟邪防疫。在墻角、床底等地方灑上雄黃酒,驅蟲,清潔環境。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外用雄黃酒尚可,但飲用有害,必須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