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童年的春節》讀後感

《童年的春節》讀後感

 認真品味壹部名著後,相信妳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能妳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春節》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童年的春節》讀後感 篇1

 童年的春節

 冰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邊山上孤單寂寞的獨往獨來,也有熱鬧得鑼鼓喧天的時候,那便是從前的新年,現在叫做春節的。

 過年的前幾天,最忙的是母親了。她忙著打點我們過年穿的新衣鞋帽,還有壹家大小半個月吃的肉,因為那裏的習慣,從正月初壹到十五是不宰豬賣肉的。我看見母親系起圍裙、挽上袖子,往大壇子裏裝上大塊大塊的噴香的裹滿紅糟的糟肉,還有用醬油、白糖和各種香料煮的鹵肉,還蒸上好幾籠屜的紅糖年糕當母親做這些事的時候,旁邊站著的不只有我們幾個饞孩子,還有在旁邊幫忙的廚師傅和余媽。父親呢,就為放學的孩子們準備新年的娛樂。在海軍學校上學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還有表哥哥。父親從煙臺市上買回壹套吹打樂器,彈奏起來,真是熱鬧得很。只是我擠不進他們的樂隊裏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親給我們買回來的鞭炮,晚上放些煙火。大的是壹筒壹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樹銀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歡的還是壹種最小、最簡單的滴滴金。那是壹條小紙撚,卷著壹點火藥,可以拿在手裏點起來嗤嗤地響,爆出點點火星。

 記得我們初壹早起,換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後給父母親和長輩拜年,我拿到的紅紙包裏的壓歲錢,大多是壹圓鋥亮的墨西哥站人銀元,我都請母親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還是從各個農村來耍花會的了,演員們都是各個村落裏冬閑的農民,演女角的都是村裏的年輕人,搽著很厚的脂粉。鼓樂前導,後面就簇擁著許多小孩子。到我家門首,自然就圍上壹大群人,於是他們就穿走演唱了起來,有樂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聲不斷。耍完了,我們就拿煙、酒、點心慰勞他們。這個村的花會剛走,那個村的又來了。

 我十壹歲那年,回到故鄉的福建福州,那裏過年又熱鬧多了。我們大家庭裏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們這壹房在壹起吃飯的。從臘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著掃房,擦洗門窗和銅錫器具,準備糟和腌的雞、鴨、魚、肉。祖父只忙著寫春聯,貼在擦得鋥亮的大門或旁門上。

 新年裏,我們各人從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許多好東西。最好的東西,還是燈籠,福州方言,燈和丁同音,因此送燈的數目,總比孩子的數目多壹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時我的`弟弟們還小,不會和我搶,多的那壹盞總是給我。這些燈:有紙的,有紗的,還有玻璃的於是我屋墻上掛的是走馬燈,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戰呂布,手裏提的是兩眼會活動的金魚燈,另壹手就拉著壹盞腳下有輪子的白兔燈。同時我家所在的南後街,本是個燈市,這壹條街上大多是燈鋪。我家門口的萬興桶石店,兼賣各種的燈,元宵之夜,都點了起來,真是花市燈如晝,遊人如織,歡笑滿街!

 元宵過後,壹年壹度的光采輝煌的日子,就完結了,當大人們讓我們把許多玩夠了的燈籠,放在壹起燒了之後,說:從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學去吧。我們默默地聽著,看著天井裏那些燈籠的星星余燼,戀戀不舍地帶著壹種說不出的惆悵寂寞之感,上床睡覺的時候,這壹夜的滋味真不好過!

 童年的春節讀後感

 讀了該篇文章後,我心裏充滿了對春節無限留戀之情。的確,從冰心奶奶的童年時起直到現今我們所經歷的童年,對春節的感覺永遠都是壹樣的,她永遠都帶著糖果的甜蜜、花生瓜子的溫馨、紅包的愉悅、當然還有漫天飛雪的欣喜。

 在冰心奶奶的描述裏,年味從臘月二十三就漸漸湧現出來了:除塵、年蒸、年菜,從大人們忙碌的身影中,孩子們真實地品嘗出濃濃的年味來。今年的春節,我也是這般,跟著爸媽的屁股後面來來回回的打雜,沒有年蒸了,光做年菜就把我累的夠嗆,雖然只是個打雜的,但也是費體力的,壹天下來,我以壹年中從未有過的疲憊早早的進入的甜美的夢鄉。回想起來,那股滋味沁人心脾,難怪大人們總說什麽“痛並快樂著”我不正是如此嗎?

 年三十的晚上,我必定是陪伴著爸爸守歲,因為隔幾個小時我生命的裏程將向前又邁了壹步,爸爸說人生必須在年三十夜晚進行感悟。作為壹名未來的男子漢,我將守歲進行到底,又將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年。壹切都是新的,那是壹種無可挑剔的幸福,又是壹種不可言語的自豪,我永遠愛“童年的春節”!

《童年的春節》讀後感 篇2

 媽媽給我買了壹本《冰心兒童文學全集》。冰心是20世紀壹位傑出的女作家,她在長達八十年的文學生涯中,創作了大量的散文。詩歌和小說等作品,取得了優異的成就。冰心的作品獨特的風格受到了大家的喜愛,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我讀了其中壹篇《童年的春節》的文章,書中說冰心小的時候回家過年的情景,年節前,她媽媽會在大壇子裏裝上大塊大塊的鹵肉和紅糖年糕,晚上還會放紙燈,十分歡樂。這讓我想起了我每年過年的時候的情景。

 過年的時侯,我們家會吃步步高,雞、鴨,魚,晚上我們還會放鞭炮,我最愛吃的還是姥姥做的煎餅,老家的煎餅是用小米磨成面粉,用兩個專門的煎鍋,面粉發酵好以後,姥姥用稻草燒火做成的。我問姥姥:“為什麽不用火力較大的數枝燒火做呢?”姥姥說:“因為樹枝的火太“硬”了,煎餅容易糊,而且口感不好,稻草柔軟火也“軟”,這樣做出來的煎餅就又香軟又了。再配上家裏腌制的香腸和臘肉,那香噴噴的感覺永遠也忘不了。

 雖然作者過年的風俗和我們這裏有些不同,吃的玩的也不大相同,但是我相信每個孩子盼望過年的心情是壹樣的。書上說“元宵節過後,壹年壹度的光彩輝煌的日子就算完結了。”還說聲樂家過後自己的寂寞愁悵和戀戀不舍。其實我又何嘗不是和作者有著相同的心情。我總是盼著過年,每年過了正月十五,我就掰著指頭算啊盼啊,盼著下壹個春節的到來。壹年三百六十五天,盼過年,盼元宵節,盼“二月二龍擡頭”,盼三月三王母娘娘生日,盼……,盼盼啊,盼完了每壹個大節小節中國節洋節,好容易盼到最後過年了,其實這壹年也就“盼”過去了。我們又長大壹歲,天真爛漫的童年即將過去,美好的少年時光隨之而來。我相信少年有少年的煩惱和快樂,讓我們在珍惜中度過人生中珍貴的每壹天,迎接下壹個新年的到來。

《童年的春節》讀後感 篇3

 說起冰心妳們都知道吧。她有壹句名言:“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我最喜歡讀的就是冰心兒童文學全集中的《童年的春節》了。

 先說說我為什麽喜歡這篇文章吧。壹讀題目我就仿佛回到了我的童年,每年過節我們家就熱鬧得鑼鼓喧天。每到吃飯時我都可以吃到圓子和零食仙貝。現在想起來我都情不自禁的留下口水。可這些都是幻想的。不是真的,只要我想過春節時,我就捧起這本書,細細推敲,細細品嘗,真是讓我愛不釋手的壹篇好文章,這時我真想大聲的說:“冰心奶奶您真是我的知己呀!”

 冰心奶奶所經歷的春節趣事真有壹段,如:“自己想吃媽媽煮的鹵肉卻不能吃,因為真是給客人準備的。看到這些菜名,我的口水都稀裏嘩啦的流了出來。”我自言自語,冰心奶奶您想必也如我壹樣吧。冰心奶奶把她小時候所經歷的所有趣事都寫下來給我們分享,如同我們自己剛剛發生的事情壹樣,我不禁笑出聲來,仿佛塞壹個蘋果到我嘴裏,我還能笑的出來!

 冰心奶奶寫的文章生動有趣,好詞好句用的多。她就像壹個滔滔不絕的機器人,不用充電還能口落懸河講壹大堆的好詞好句,永遠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