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離騷》中“香草”“美人”各有何象征意義

《離騷》中“香草”“美人”各有何象征意義

1、“香草”的內涵:

《楚辭》中寫到草木的地方甚多。《離騷》中“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是用香草(椒、桂、蕙、芷)隱喻賢臣;“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四句,是用種植香草(蘭蕙、留夷、等)象征培養人才。

自從《楚辭》歌頌香草嘉木、貶責臭草惡木以後,這些自然物也都被人格化了,被賦予了善與惡、崇高與卑劣的不同品質。

2、“美人”的內涵:

“美人”則是以男女之愛來象征君臣朋友之誼。《離騷》與《九章》中多次提到“美人”,有時是指君主,有時也可能指詩人自己。

屈原用男女之間的愛情婚姻,來象征君臣際遇的狀況。在封建時代,作臣下的得到君主的賞識,就像女子得到男人的喜愛壹樣,所以臣子思戀君主,又像是在思念美人。

《楚辭》是屈原創作的壹種新詩體,並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原收戰國楚人屈原 、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十六篇。

分別為屈原《離騷》、《九歌(11篇)》、《天問》、《九章(9篇)》、《遠遊》、《蔔居》、《漁父》,宋玉《九辯》、《招魂》,景差《大招》,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7篇)》,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9篇)》,劉向《九嘆(9篇)》,後加上王逸的《九思》,***17篇。

《楚辭》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以其運用楚地(註:即今湖南、湖北壹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