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安徽博望的詩句

關於安徽博望的詩句

1.有關安徽的詩句、文章

1.李白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塗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

兩山夾江對峙,象壹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

歷來的許多註本由於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

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系著筆。第壹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壹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

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壹個整體,阻擋著洶湧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

這和作者在《西嶽雲臺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

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壹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壹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湧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

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湧的奇觀。如果說上壹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湧,那麽這壹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壹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

試比較《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裏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裏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這兩句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壹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壹片孤帆”。

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

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

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

“孤帆壹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它似乎包含著這樣的潛臺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呵,我這乘壹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於看見了妳。

由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題,詩題應該叫“舟行望天門山”。

2.贈汪倫 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註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2.踏歌:壹邊唱歌,壹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簡析] 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

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壹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壹邊走,壹邊唱。“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

“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說明出於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現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壹群村民壹起來送行,怎麽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麽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

妙境只在壹轉換間。”(《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幹的事物聯系在壹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麽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壹村人耳,何親於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於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絕千古。”

這壹評論是恰當的。

2.天門中斷楚江開的下壹句是什麽

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體裁:七言絕句 作者小傳: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內容: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十壹隊;可"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半]"通押。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 註釋: 1.天門山:在今安徽省當塗縣。

《元和郡縣誌》卷二八江南道宣州當塗縣:"博望山,在縣西三十五裏,與和州對岸。江西岸曰梁山,在溧陽縣南七十裏。

兩山相望如門,俗謂之天門山"。《方輿勝覽》卷壹五太平洲當塗:"天門山,東曰博望,西曰梁山。

李白詩'天門中斷……'"。 2.楚江:長江流經戰國時楚國的壹段,李白稱其為為楚江。

李白《天門山銘》:"梁山、博望關扃楚濱,夾據洪流,寔為吳津"。 3.至此回:壹作直北回。

長江流至當塗分為東西兩脈,西脈流經梁山下,直赴東博望山而折向北流。回:此為轉折意。

賞析: 此詩為開元十三年(725)作者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作。 第壹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

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壹個整體,阻擋著洶湧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

這和作者在《西嶽雲臺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

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壹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壹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湧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

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湧的奇觀。如果說上壹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湧,那麽這壹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壹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

試比較《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裏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裏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這兩句是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壹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壹片孤帆”。

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

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

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

“孤帆壹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它似乎包含著這樣的潛臺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呵,我這乘壹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於看見了妳。

由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 翻譯 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分為兩座山,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到這兒突然轉了個彎兒,向北流去。

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壹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本詩描寫了天門山的美景,令人回味無窮。

3.我要關於大詩人寫安徽的詩,急用,並且要解釋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塗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壹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註本由於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系著筆。第壹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壹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壹個整體,阻擋著洶湧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嶽雲臺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壹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壹條通道。

4.關於安徽的古詩詞四首

1、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只有 壹作:惟 / 唯)

譯文:山中群鳥壹只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壹片白雲也悠然飄走。

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

3、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壹百裏。)

4、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唐代: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采秀辭五嶽,攀巖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譯文

黃山高聳四千仞,蓮花攢簇三十二峰。丹崖對峙夾石柱,有的像蓮花苞,有的像金芙蓉。憶往昔,我曾登臨絕頂,放眼遠眺天目山上的老松。仙人煉玉的遺跡尚在,羽化升仙處還留有遺蹤。我知道今天妳要獨往黃山,也許可以和溫伯雪相逢。

為采擷精華辭別五嶽,攀巖臨穴,經歷艱險千萬重。歸來閑居白鵝嶺上,渴了飲丹砂井中水。鳳凰叫時我即來,妳要準備雲霓車駕壹起遊覽天宮。來往陵陽仙山東,行走在芬芳的桂樹叢中。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以後我還會時常來訪問,乘著弓橋步入彩虹中。(黃山:古稱黟山,唐改黃山。在安徽省南部。)

5、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壹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

5.安徽 名詩

1.李白 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天門山,就是安徽當塗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

兩山夾江對峙,象壹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

歷來的許多註本由於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2.贈汪倫 李 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註釋]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2.踏歌:壹邊唱歌,壹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簡析]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

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3、《采桑子》 歐陽修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組詞中的壹首。它以輕松淡雅的筆調,描寫泛舟穎州(今安徽阜陽)西湖時所見的美麗景色。

全詞色調清麗,風格娟秀,充滿詩情畫意,讀來清新可喜。

6.漢語中“博望”是什麽意思

幫妳查了下,妳看下,希望對妳有幫助:

(1).古山名。即今 安徽 當塗 西南 東梁山 ,與 和縣 南 西梁山 隔江相對如門,故又稱 天門山 。歷來為攻守要地。《文選·陸倕》:“乃假天闕於 牛頭 ,托遠圖於 博望 。” 李善 註:“ 孝武 大明 七年 博望 梁山 立雙闕。”

(2).苑名。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太子作》詩:“登賢 博望 ,獻賦 清漳 。”詳“ 博望苑 ”。

(3). 漢 張騫 的封號。《漢書·張騫傳》:“ 騫 以校尉從大將軍擊 匈奴 ,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乃封 騫 為 博望侯 。” 明 劉基 《題陳大初畫扇》詩之二:“爭似乘槎隨 博望 ,玉繩光裹看山河。”參見“ 博望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