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江··記正月二十夢》
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以為然,刻骨銘心。千裏之外壹座孤墳,荒涼無處可談。即使相見不相識,也是滿臉塵土,鬢角如霜。
晚上,我突然夢見回家,小軒的窗戶正在裝扮。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斷腸處年年月夜,短松岡。
翻譯:
妳我告別已有十年,終究還是難以對視。千裏之外,那座孤獨的墳墓無處向妳傾吐悲傷。就算夫妻見了面,妳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滿身灰塵,太陽穴像霜壹樣。
昨夜夢中回老家,妳在小屋窗前梳妝。妳我沈默悲傷,唯有淚流千行。料想到當年思念她的地方,是在明月之夜的矮松山上。
創作背景: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十六歲的王符結婚。王福年輕漂亮,很孝順。他們深愛著對方。可惜命運無常,王福27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打擊很大,他內心和精神上的痛苦不言而喻。“蘇軾在嗎?亡妻王墓誌銘曰:“昭君蘇軾之妻丁亥,至平二年(1065)五月死於京師。六月的吳佳,葬禮在京西舉行。明年六月正午,葬於玉梅東北彭山縣安貞鄉李克龍第壹先生、第壹夫人墓西北八步。”用平靜的語氣說,這是極其痛苦的。公元1075年(西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了自己心愛的妻子王,寫下了這篇悼詞,千古傳誦。
關於作者: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字子瞻,字何中,名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河北欒城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1]?[2]嘉祐二年(1057),蘇軾進士。宋神宗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工作。元豐三年(1080),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任永璉助使。宋哲宗即位後,歷任翰林學士、讀書學士、禮部尚書,在杭、潁州、揚州、定州等地皆知。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至惠州、儋州。宋徽宗獲大赦,返回北方,途中死於常州。宋高宗追授太師,謚號“文中”。蘇軾是宋代文學成就最高的代表,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詩歌題材廣泛,清新雄健,善於誇張比喻,風格獨特。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是豪放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也稱“蘇辛”;其散文作品豐富奔放,與“唐宋八大家”之壹的歐陽修並稱“甌塑”;蘇軾也善書,是“宋四家”之壹;他擅長繪畫,尤其擅長墨竹、奇石和枯木。流傳至今的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