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理解文本,把握景物特征,進行典型描寫。
(2)理清本文精妙的寫作思路,欣賞優美流暢的語言。
(3)了解三峽滄桑,感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第二,教學時間
2個課時
第三,教學過程
第壹類
(壹)音樂進口
同學們,妳們欣賞過三峽的美景嗎?電視專題片《三峽傳奇》帶妳走進雄偉的三峽。現在讓我們來欣賞著名歌手李谷壹演唱的主題曲《鄉愁》(VCD)。讓我們在歌聲中遊覽三峽的美景吧!
(2)美國文學欣賞
音樂散文《三峽》和背景音樂《三峽戀》
(3)點擊作者
大家都欣賞優美的散文,妳會被三峽雄偉的氣勢和流暢的語言所折服。妳知道這麽美的散文居然是地理學家寫的嗎?他就是李道元。(介紹著名地理學家、作家李道元)
(4)小組自學
自學要求如下:
1.借助筆記閱讀課文。
2.分組討論,翻譯課文。
3.理清思緒,感受美景。
(5)教師在行與行之間巡視,了解學生在自習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個別輔導。
(6)課後布置作業
1.完成“思考與練習2”。
2.用印刷體抄寫課文。
第二節課
教學重點:講解文言文句子,理清文章思路。
教授新的課程
1.解釋重點文言句子,正確理解下列句子:
(1)自飛庭子夜,無日出。
(互文)亭子中午看太陽,晚上看月亮。
(2)湧動的青池,清澈的倒影。
(互文)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澈的波浪,深綠色的海水倒影。
(3)有時,去白帝城,黃昏去江陵。其間雖乘風而行,但未帶病。
這句話運用了對比和誇張的修辭手法,極盡說船行快。
2.清晰的寫作思路:
先寫山高峽深連綿。
這條河又大又急。
再寫壹遍春夏的場景。
最後寫“早晴霜降”的特殊景色。
3.寫作特點分析:
抓住特點來寫是本文的主要寫作特點。文章先描寫山,後描寫水,四季變幻的景色穿插在山川河流中,巧妙地將動態景物與靜態景物結合起來,整體展現了三峽的動態景物。這是典型的手法。
(2)總結全文
同學們,2003年6月1日,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蓄水發電,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在今天實現了。如果妳坐飛機,妳將鳥瞰三峽大壩。如果妳在三峽水庫劃船,妳會欣賞到“高峽出平湖”的奇跡。讓我們為三峽奇跡歌唱!
(3)課後作業
1.朗讀背誦,用正楷默寫課文。
2.知識延伸:觀看專題片三峽工程。
板書設計
三峽
山的兩側,山與山之間有細微的縫隙,動靜結合。
水勢,夏水,香菱,溯流而堵
春天和冬天的景色,洶湧的綠色池塘,清晰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