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聲的詩句有《山居秋暝》、《鳥鳴澗》、《鶴》、《春夜喜雨》、《微雨夜行》。
1、《山居秋暝》王維(唐)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範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
2、《鳥鳴澗》王維(唐)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賞析:此詩描繪春夜空山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全詩緊扣“靜”字著筆,極似壹幅風景寫生畫。詩人用花落、月出等活動著的景物,突出地顯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生動地勾勒出壹幅“鳥鳴山更幽”的詩情畫意圖。
3、《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賞析:此詩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致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細膩生動,繪聲繪形。全詩意境淡雅,意蘊清幽,詩境與畫境渾然壹體,是壹首傳神入化、別具風韻的詠雨詩。
4、《楓橋夜泊》張繼(唐)
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賞析:此詩精確而細膩地描述了壹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壹靜壹動、壹明壹暗、江邊岸上,***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
5、《入若耶溪》王籍(南朝)
艅艎何泛泛, 空水***悠悠。
陰霞生遠岫, 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 長年悲倦遊。
賞析:詩寫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見所聞,並寓含長久羈留他鄉的思歸之念。詩開頭兩句寫詩人乘小船入溪遊玩,三四句寫眺望遠山時所見到的景色,五六句用以動顯靜的手法來渲染山林的幽靜,最後兩句寫詩人面對林泉美景,不禁厭倦宦遊,產生歸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