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 法國詩人蘭波創造了"生活在別處",
壹九六八年五月,巴黎學生把這句話刷寫在巴黎大學的墻上。
七十年代,米蘭昆德拉把它作為小說的名字
之後,它是全世界酒吧常用的名字
“生活在別處”是法國象征主義詩人蘭波的壹句名言,真正的生活總是在別處。這正是青春的特色。在青春時代,誰沒有對榮譽的渴望?誰沒有對家庭的反抗?誰沒有對未知世界的向往?舉目四望,我們周圍的生活平庸狹窄,枯燥乏味,壹成不變,每天的日子都被衣食住行所填滿,毫無色彩,毫無光亮。正是為了逃脫這壹惱人的生存現實,人們才賦予自己激情和想象。
蘭波(1854-1891),15歲就擅長寫作拉丁文詩歌,掌握了法國古典詩歌的傳統格律。從16歲(1870)起,他常常外出流浪,和比他年長10歲的詩人魏爾蘭關系親密,但後來發生沖突,魏爾蘭甚至開槍打傷了蘭波。現存的蘭波的詩有140首左右,主要在16至19歲期間所寫。在蘭波早期的詩中可以看出帕爾納斯派的影響,後期詩作加強了象征主義色彩。主要詩集有《地獄的壹季》、《靈光集》。
----------------------------
生活在別處
作者:nanjiyun 日期:2005-04-16 14:36:31
我看的這本詩歌集裏,除了狄金森,還對另外兩位詩人也留下深刻印象,我並不喜歡他們的詩,只是對他們的故事有些感觸。
這兩位詩人,分別是法國象征派詩人三劍客中的兩位,魏爾倫和蘭波。
魏爾倫很早就出版了詩集,尤其是當他遇到後來成為他妻子的瑪蒂爾德時,他寫了很多熱情的情詩,充滿對溫情、幸福生活的向往,並在文壇上有壹定影響。他的命運,在遇到蘭波後開始改變。
蘭波是個有著不幸童年的少年,母親遇人不淑,被拋棄後帶著孩子獨自生活,同時把不幸轉嫁到孩子身上,常嚴厲的懲罰孩子,然而他也是個天才的少年,15歲時就寫出了令世人驚嘆不已的《元音》和《醉舟》。十五六歲的他孤身來到巴黎向魏爾倫請教,年長他10歲的魏爾倫對他的才華也非常欣賞,悉心指導他,在生活上熱心幫助他,漸漸竟對蘭波產生強烈的感情。
之後他們的行為就比較駭世驚俗了。他們常在壹起,情不自勝時,幹脆在大街上擁抱,引得路人側目,最後魏爾倫拋棄了家庭,偕蘭波出走,在英國和比利時***同度過了兩年的時間。
我想同性戀之間的感情,也應該和異性戀壹樣吧,不過他們愛戀的對象和常人不同而已。但魏爾倫和蘭波的感情顯然是不對等的,在英國,為了維持生活,魏爾倫到處找工作,生活艱苦,他是真的喜歡蘭波,樂於為他付出壹切。如同所有陷入熱戀中的人壹樣,而蘭波,只不過是個少年,接受這壹切顯然很被動,兩年後,他厭倦了這種生活,向魏爾倫提出分手,想回巴黎去,魏爾倫情緒失控下舉槍打傷了蘭波,並為此入獄兩年。
就在這壹年,19歲的蘭波放下了詩筆,就此永別詩壇。我想,才華和詩歌帶給少年的他痛苦遠多過聲名。
他們就此散場,以後兩人的人生軌跡截然不同。
兩年的監獄生活,使魏爾倫的思想和感情都產生了變化,他在獄中接受了天主教,對人生和感情也有新的理解,徘徊在頹廢和虔誠懺悔之間,他的詩歌語句飄忽不定。出獄後他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但壹直沒有終止詩歌創作而且成績顯著,在他年過半百時被當選為法國的詩人之王,但聲名顯然對他的生活和精神於事無補。
蘭波是個很容易厭倦既有狀態的人,這從他20歲以後從事的職業和到過的地方就能看出,他離開法國,到南歐,北歐、亞洲、非洲,他當過兵,作過監工、翻譯,最後在非洲經商,非常富有,37歲時因病去世。
看過他們的結局,也許應該同情的是魏爾倫,愛人並沒有錯,為愛人付出壹切換來牢獄和潦倒,魏爾倫讓我想起那些付出很多卻失去壹切,同時也失去理智的怨婦。但是我卻同情不起來,蘭波首先還只是壹個少年,熱心壹個未成年的少年,還不在我的理解和容忍範圍內,另外蘭波是壹個這樣的人,他追求的是遼闊的生命,想要成為無定形的,也無法被人定義的蘭波。“我願意成為任何人”,這是他生命和藝術之舟追尋的目標,而這個目標是漂浮在大海之上並隨急流遊蕩的,永遠不可企及。他可以不在乎壹切和魏爾倫在壹起,但卻會很快厭倦在壹起後固有的生活。魏爾倫喜歡上這樣的人,就和小家碧玉喜歡上浪子壹樣,結局是可想而知的。
“生活在別處”,蘭波在詩中這麽說,這句詩後來被米蘭 昆德拉用來做小說題目,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