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人之初性本善是誰寫的詩

人之初性本善是誰寫的詩

人之初性本善是王應麟寫的詩

拓展知識: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這是啟蒙教育裏非常著名的《三字經中的開頭,作為中國人,基本都耳熟能詳。不過,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嗎?為什麽荀子卻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並且,不算完,還專門寫出壹篇文章,題目就叫《性惡篇》,以此直接針對孟子的人性本善論。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的問題不僅引發困擾,還引發爭議,各有理由,各有壹幫粉絲群,卻誰也說服不了誰。這種爭論自然就讓新生的嬰兒成為了焦點。其實,對於無辜的新生兒來說,其本身是無所謂本善還是本惡的,說白了,就是白紙壹張。

只要有奶喝就滿足,如果沒有,餓了,就哭鬧。而且,還隨意大小便——對於這樣壹種很自然的天性,我們憑什麽,又怎麽來區分其善或者其惡呢?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這是老子在道德經裏對於嬰兒狀態的壹種描述。大體意思就是:嬰兒與赤子都是淳樸自然的,壹切均任性而為,絲毫不矯揉做作。

並且,因為精氣充足,不知性之交合卻也能堅挺,因為中氣至和,終日號啕卻也不啞嗓子。總之,是含有厚德的。所以,老子又感嘆:“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就是說,我們成年人怎麽能夠像嬰兒那樣凝聚精氣以至順至柔呢?

具體分析:

從以上的表述來看,老子雖然沒有直接點明人性的本善或者本惡,但壹個“德”字說明起碼人之本性不惡。且至和、至柔、至順,都是最原始的理想狀態,壹旦成長了,也就失去了。我們再從易經中尋找壹下,看看是否有些這方面的啟示。

易經的第壹卦和第二卦分別為乾卦和坤卦,分別象征了陽與陰,天與地,男與女,剛與柔……從嬰兒的角度理解自然就是父母,正是父母的精血造就了新的生命體。緊接著,《易經》的第三卦就是屯卦,代表新生事物的成長。

屯卦卦辭是“元亨利貞”的,但也蘊含了初生艱難的道理。所以,在《易經》裏,也沒有性本善或者性本惡的表述,只是表明要合乎自然,接受成長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