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立秋時節景象的詩如下:
1、壹聲梧葉壹聲秋,壹點芭蕉壹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4、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5、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王勃《滕王閣序》
7、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黃巢《不第後賦菊》
8、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劉徹《秋風辭》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秋季的第壹個節氣。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瑟成熟。
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處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壹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壹伏”的酷熱天氣。
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並沒有過完,真正有涼意壹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並不是在立秋節氣。
進入秋季後,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過渡向秋季少雨幹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隨陽氣下沈而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壹,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立秋的特點
立秋,意味著降雨、風暴、濕度等,處於壹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季節轉換,南方地區的降雨量、風暴、幹濕度等變化明顯;北方地區,這些變化不明顯,變化明顯的是氣溫。
進入秋季後,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開始向秋季的少雨幹燥氣候過渡。
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所以初秋天氣還很熱,真正涼爽壹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熱與涼的分水嶺在秋季,並不是在夏秋之交。
秋天的氣候分為兩個階段,初秋“悶熱”,仲秋後趨向“幹燥”、“涼爽”氣候特征。這是壹個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