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帶有“歌”字的詩壹般是古樂府詩歌,是古代詩歌的壹種體裁。據《漢書 禮樂誌》記載,漢武帝時,設有機構專門采集各地歌謠,整理和制訂樂譜,這個機構名叫樂府。後來人們就把這壹機構收集和制譜的詩歌,稱為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到了唐代,這些歌詞的樂譜雖然早已失傳,但是這種形式卻相傳下來,成為壹種沒有嚴格格律,近於五、七言古體詩的詩歌體裁。
漢魏以來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有“歌行”壹體。其音節、格律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
“歌”的意思今天仍然沒有變,“行”是樂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