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街道區位優勢明顯,城市基礎設施完備,交通網絡發達。武宣、武馬高速穿境而過,蕪湖東站出入口。街道有方特夢幻王國主題公園、九江經濟開發區二期、蕪湖市第壹人民醫院新校區、蕪湖中加學校、蕪湖市社會(兒童)福利院等重點單位。將建設萬春花園、竹秀清苑等新型居住區。
古代戰場
清水街位於青弋江下遊,蕪湖市東部。清水,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運輸通道,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時期,清水河的軍壇口就是周漁營盤。有兩個營地,張佳瑩和子嘉營,軍壇口的外灘是壹個賽馬場。
10月,鄧紹良從萬智進軍清水河。1858年4月,太平軍灣大勝。1860年2月,英王李秀成指揮太平軍退回蕪湖下轄的廣德、郎溪,隨後攻占湖州、杭州,壹舉摧毀清軍江南大營防線。太平軍從清水中籌糧擴充兵力。
1862年5月20日,清軍向蕪湖發起進攻,四面包圍。壹支東進的太平軍堅守清水鎮,被清軍水師黃義生截住,壹千多名將士死在這裏。
1863 65438+十月,太平軍從萬春圩三裏埂順流而下,反攻蕪湖失敗。二月,太平軍在萬智準備奪取清水河鎮。清軍四大水師營合力反擊,清水街頭戰火硝煙彌漫,太平軍退守黃池。太平軍在萬春湖與清軍激戰三個月,對蕪湖的反擊徒勞無功,從而結束了太平軍在蕪湖10年的歷史。
文化之源
“半畝方塘開,天放* * *。運河怎麽會這麽清澈?因為有源頭活水。”我之所以引用宋代大學者朱在《讀書隨想》中的這些膾炙人口的句子,是想說明“人文清水”的歷史文化底蘊是豐厚的,而這些正是今天清水街大眾文化蓬勃發展的“文化源泉”。
清水位於蕪湖的東部,在萬春圩,這是壹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清水之名,是因為清漪水和水陽水在此交匯,形成了清澈和渾濁兩種截然不同的水色。於是,“水清色艷”成了蕪湖奇特的自然景觀。清水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物產豐富,文化繁榮。歷史上著名的萬春會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初建於唐末清太三年(936),北宋嘉祐六年(1061),寧國郡命沈丕招募八郡民工重修。圩田恢復後,宋仁宗的趙真被封為“萬春衛”。著名科學家、文學家沈括,曾參與策劃萬春會的發展,並撰寫了《萬春會壹圖》壹文。清水街道的前身清水鎮是壹個百年古鎮。其中,清水小學已有百年歷史;清水河中學已有60年歷史,其前身蕪湖縣中學的校名由文化名人郭沫若題寫。
為了留住古遺址、百年古鎮的歷史影像和光彩,趙樹理和清水作家陸成全出版了新時期攝影作品集和散文集,展現了古鎮風情之美、人文之深、民風之純。同樣是“山藥蛋”的本土文化,王玉潔的《伊人如月如水》等幾篇個人散文也相繼發表,顯示出新壹代清水文化女性正在茁壯成長;徐大本先生的古詩詞《付梓》,展現了老壹輩人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淵博知識;鄉土作家向強的報告文學和紀實文學,經常出現在《朋友》等國內許多大型期刊上,壹篇篇作品散發著陣陣墨香...
正是這些歷史細節和文化傳承,成就了今天的文化碧水、清水文化,鑄就了“清水人”的歷史情懷和現實理想。我想,當沈括進壹步計劃開發萬春衛的時候,也許他的初衷只是改造自然,利國富民。他大概沒有想到,他創造和留下的物質遺產,如今在文化精神、歷史傳承等方面,對萬春衛人民,對清水兒女,都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種“歷史的文脈之源”的作用在新時期必將取之不盡,在人文碧水中成就新的輝煌!
歷史人文
宋朝;姓
仁宗嘉祐六年(1061),寧國郡命八郡民工沈丕昭重修萬春衛,著名科學家、文學家沈括參與策劃撰寫了《萬春衛圖》壹文。
元朝(1206-1368年)
幽州皇帝在位期間(1314-1320),歐陽玄被任命為蕪湖的尹,他對蕪湖的風景名勝贊不絕口。蕪湖八景由此得名,景山是蕪湖八景之壹。
明亮的
嘉靖年間(1522-1566)在景山修建景山寺,用陡峭的石壁雕刻了100多尊菩薩,後被稱為景山冷壁。
幹凈的
乾隆十三年(1748),小景山魁星閣前建景山書院。
鹹豐六年(1856)十壹月,鄧紹良從海灣入清水江。太平軍在四合山至濠崗壹線被清軍總指揮官德安兵圍困,傷亡萬余人,蕪湖城再次被清軍占領。
光緒二十四年(1898)三月,景山壹帶下了雞蛋那麽大的冰雹,莊稼全毀。
光緒二十九年(1903),兩江總督張之洞授權開墾萬春圩,在清水河鎮設立“農校”。
光緒三十壹年(1905),萬春圩農民抗租。
宣彤二年十月(1910),萬青湖(萬春)農民與寶山公司爭租山谷,全湖進行租地罷工。清政府派縣令何敬富去鎮壓。
中華民國(1912-1949年)
民國5年(1916),蔔家店、官鬥門、譚俊、梅家樓等地發現蝗蟲。知縣余壹彌催農民放出來,又派人去收購,收了幾百斤。
16(1927)3月6日,蕪湖成立了總工會、農會、婦聯、兒童團等群眾團體。農民協會在萬春衛成立,壹萬多人參加了成立大會。方東柏是董事長。
165438+10月這壹年,安徽臨時委員會派胡繼、俞長準在馬普、白沙、伊泰、萬春等圩區發展黨組織,領導農民抗糧減租。萬春圩農民靠抗租減息贏了。
民國二十年(1931),八月二十八日,萬春、航春兩鎮被淹,淹死千余人。
民國二十三年(1934),安徽省公路局改線,新建蕪湖公路清水、劉嬌大橋、老陽村至萬智段路基。次年,蕪湖屯(Xi)公路於6月65438+10月1日通車。
民國二十八年(1939),65438+10月20日,粟裕率新四軍第二支隊第三團,進攻極子岸上的日軍據點關鬥門。經過半個小時的激戰,200多名日偽軍全軍覆沒。
民國三十四年(1945)五月,南蕪湖遊擊大隊、臨江團得到興春衛大刀會的配合,對駐守芳村的偽保安進行打擊,兩次打擊清水河保安據點。
民國35年(1946),12,5點,壹輛從上饒開往蕪湖的客車在過清水河時沖入河中,只有18人得救。所有其他乘客都有麻煩。
民國37年(1948)冬,萬春區工委在清水河、磁山寺、童家壩、北鬥門、王閘等地散發、張貼歡迎解放軍渡河的標語和傳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1 4月25日,清水聯村供銷社信貸部成立。這是建國後皖南第壹個信用合作組織。
1952年4月,1至7的數字區名被廢止,取而代之的是郝崗、石堅、芳村、陶昕、中窯、政和、萬春等地名。
1954年4-8月,蕪湖縣連續降雨1350毫米,4月14日,縣城出現內澇。5月25日,馬峰圩小羊壩首破。8月25日,長江水位高達12.87米,馬鳳尾、萬春尾、十三連尾有19個大小圩口相繼決口。受淹33.49萬畝,為百年來最大洪水。
9月20日,1955,安徽省蕪湖初級中學全縣第壹所中學在清水鎮開學。
1956年7月,蕪湖縣第壹屆運動會在清水鎮舉行。
9月26日,1956,全縣最大的排灌站——萬春機械排灌站竣工,安裝8臺4270柴油機,***1600馬力。
從65438年到0957年,在大荊山蔣公山的壹個山洞裏,發掘出了新石器時代的石斧、三孔石刀等70多件石器。其中兩件被故宮博物院收藏。
8月1958,17,清水鄉通河村將成熟的黃道樹移栽到田間,釋放出壹顆“高產衛星”,畝產18387.5公斤。165438+10月3日,長江鄉畝產再次“突破萬公斤大關”,蕪湖縣報以專題報道。
1958 10,全縣23個鄉合並為東風、紅旗、昌江、萬春四個人民公社。次年二月二日,以壹地名命名。除了萬春原名,東風改成了伊泰,紅旗改成了芳村,長江改成了鹿港。
4月2日1960,萬春圩灌溉工程完工。
1960年,蕪湖縣中學淩老師培育的大蒜,最大的大蒜有半斤重,被送往北京參加勤工儉學展覽。
1961年6月,郝崗、芳村、伊泰、萬春人民公社解散,成立4個區委員會,縣調整為18公社。
1963,磁山公社金華大隊的農民做起了木材包裝加工業。後來木材包裝加工業逐漸形成,湧現出壹批納稅大戶。2003年,全鎮木材工業產值達到6543.8+0.8億元。2006年產值達到2.5億元。
1963年3月,中央文化部文物調查工作組來到蕪湖縣,對“景山冷壁”進行考察鑒定。
65438年4月至4月24日,1964,大閘公社安樂大隊隊員在七裏灘割草積肥,96人感染血吸蟲病。
1968 5438+00年6月,清水造船廠建造了第壹艘60噸水泥駁船。
1972年,程春獸醫站和萬春中學研制的穿心蓮等制劑獲得華東中草藥會議表彰。
6月25日1974芳村、紅陽、萬春三區遭受臺風襲擊,36861間房屋倒塌,2人死亡,47人受傷,48441畝農田受災。
2月20日,1974,1974,蕪湖縣委派出的組織委員會議恢復,成立6個委員會議,分別是灣支部、紅陽、芳村、濠崗、萬春、伊泰。
1976年8月,唐山大地震後,人心惶惶,蕪湖家家都蓋了防震棚。
65438時至0979時,清水鎮清水村、譚俊村、連萌村的部分村民開始種植苗木和花卉,面積達2000畝。1999年擴大到15個村,面積1.5萬畝。2006年,全鎮發展到2萬畝,年銷售額2億元,帶動了其他鄉鎮農民種植。
1983年3月,縣裏進行了公社體制改革試點,在萬春區下轄的5個公社2個鎮和其他5個區下轄的1個公社進行。4月,萬春公社並入清水鎮,村歸鎮管。
1983清水河中學何榮洲獲省級優秀班主任。
7月1983、17日,萬春堯堯村至小河嘴大堤發生4處山體滑坡,中國人民解放軍8311部隊官兵緊急趕赴現場搶險,最終控制險情。同日,省委書記黃煌看望了萬春衛。
1984,清水鎮清水村種苗專業戶馬玉寶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7,張鎮鄉新民村個體專業戶鄧被評為省勞動模範,並出席省黨代會。
9月1987,中學魏被評為安徽省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部門勞模)。
2月8日,1988,清水鎮建設自來水廠。1999 65438+2月28日,被蕪湖市自來水公司兼並,後引市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