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稹二十四節氣詩秋初七月節。
不料朱霞疲憊不堪,涼風吹暗迎秋。天漢成鵲橋,新閣會玉樓。寒聲大,白露墜林。壹片葉子處於休克狀態,不能著急。
初秋有三個季節,壹個是涼爽的微風。刮風的時候人會覺得涼爽,這個時候的風和夏天的熱風不壹樣。等等,白露落下。大雨過後,涼爽的風來了。但若天氣白茫茫,尚未凝成,故說白露落,顯秋金之白。三等,心寒。秋天唱歌的蟬也是“蟬,蟬”。
在元稹的這首詩裏,這三個階段都描寫得淋漓盡致。第壹副對聯“不望朱霞盡,寒中迎秋。”沒想到夏天就這樣結束了,涼風吹來,偷偷迎來了秋天。秋天來了,涼風習習。第壹句話描述了時間變化的心情。
唐與劉偃師的《立秋》
今早戒了流火,尚彪早就驚訝了。雲收夏色,秋葉動。
劉偃師不是我們所有人都熟悉的。他是我們河北老家邯鄲人。同時,他與孟郊是好朋友,詩風與李賀相似。他沒有做過棗強縣令,卻被世人稱為“劉棗強”。他的詩被鍛造成文字,成千上萬的句子。《全唐詩》記載了他的壹卷詩,計79首。“今天早上退了火,生意已經驚到了。”第壹句,這裏的“流火”是指《詩經》中的“七月流火,九月衣”。
流火:火(古代讀作huǐ),星座名即辛蘇,每年6月出現在南方,位置最高,7月後逐漸西沈,故稱“流火”。“上表”指的是秋風,悄悄吹向人間。這句話的意思是從今天早上開始,暑氣消失,秋風陣陣。“天空充滿了夏天的色彩,秋天樹葉在移動。”這首詩的動詞用得特別好,壹個是封閉的,壹個是動詞形的,形象特別擬人化。
天空遼闊,雲高雲淡,夏色合攏,樹在風中沙沙作響,這是秋天的聲音。作為壹個始於秋季的節氣,立秋實際上是由夏向涼的過渡。暑熱,極盛衰之時;秋天是涼爽的,是整裝待發卻又未滿的時候。稍加註意觀察萬物隨季節、氣候的變化,再細細思考,便會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