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養貓的詩人陸遊。
眾所周知陸遊愛貓。他的詩中有許多關於貓的描寫。如《贈貓》詩曰:“鹽裹貉奴,常觀戲。”這首詩講的是陸遊把壹只撒了鹽的貓送給別人當禮物,還經常看貓的表演。再如《十壹月四日風雨》詩:“溪中柴柔暖,不與貉奴出。”這首詩描寫的是在壹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陸遊和家裏的貓圍坐在火堆旁,享受著溫暖和安寧。
陸遊除了寫詩贊美貓,還很愛護貓。據說他親自給貓做貓糧,還特意造了加熱裝置,讓貓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舒服地休息。不得不說,陸遊真是壹個合格的貓“鏟官”。
陸遊介紹如下:
陸遊(1125-1210),越州(今紹興)殷珊人。尚書右丞是呂典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的經歷如下:
陸佑生少年時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影響。在宋高宗,陸遊參加了禮部考試,但由於遭到秦檜的拒絕,她的仕途並不順利。宋孝宗即位後,他生來就是壹個學者。曾任福州寧德郡主簿、政令刪官、龍興府判官。因為堅持抗金,多次被主和派系拒絕。
大路七年(1171),陸遊在四川傅玄大使王彥的邀請下參軍,在南鄭幕府任職。次年幕府解散,陸遊詔入蜀,與範成大相識。宋光宗繼位後,陸遊被擢升為禮部博士、紀錄所校閱,不久又因“嘲諷浪漫派”被革職回鄉。
嘉泰二年(1202),宋寧宗上諭陸遊入京,主持編纂孝宗、光宗《兩朝誌》、《三朝史》,官職待定。書寫完後,陸遊隱居了很長壹段時間。嘉定二年(1210),他死了,留下遺言以示警告。
陸遊的成就如下:
陸遊壹生堅持寫作,在詩歌和散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詩歌語言簡單流暢,作文嚴謹有序。他既有李白的雄渾豪放,又有杜甫的憂郁悲涼,尤其是他的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南唐竹簡法制史註》內容豐富多彩,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陸遊是傳世的《劍南詩》的作者。
陸遊是越州(今浙江紹興)殷珊人。他出身名門,江南書香門第。高祖藝鷺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的壹位秀才,從宦到吏部都是博士。祖父呂典,師從王安石,精通經學,官職正。
宣和七年(1125)十月十七日,陸宰入朝述職,與夫人唐由水路進京,在淮河船上生下第三子,取名陸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