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夜雨寄北》詩歌中地點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

《夜雨寄北》詩歌中地點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

《夜雨寄北》詩歌中地點是有變化的,

第壹次出現的地點是在“巴山夜雨漲秋池”中,是詩人現實中的地點,它點明詩人當時所在的時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詩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羈旅情愁的寫照。巴山,這裏代指蜀地,在李商隱時代,還是未被開發的“淒涼地”,秋雨綿綿,秋夜漫漫,獨處淒涼之地,詩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壹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瀝瀝,在心頭漫溢。

第二次出現的地點是在“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後的喜悅。

兩次地點的變化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第壹次是實寫,第二次是虛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