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曹操以千裏馬自比,寫下壹首詩,其中四句激勵了世人千年
曹操是歷史上有名的壹代梟雄。 由於《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為了突出劉備的寬厚仁德,禮賢下士,將曹操刻畫得殘暴不仁,多疑奸詐。 但其實歷史上真正的曹操,不說其他方面,單單從文學這個角度來看,沒有幾個皇帝能比得上他(死後被追封為魏武帝)。 乾隆皇帝壹生寫了1萬多首詩,但真正流傳下來的又有幾首呢? 而曹操傳世的詩歌雖然只有22首,但卻不乏精品。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後世評價他「 ”外定武功,內興文學”。 他的詩歌多是學習漢樂府,但難得的是又有所突破。 他經常以樂府舊題來抒寫全新的內容,即所謂的「 ”舊瓶裝新酒”,而這樣的寫法也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例如後來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李白也經常是這種寫法,《將進酒》、《妾薄命》、《行路難》都是舊題新寫。 而曹操最突出的貢獻還在於開創了「 ”建安風骨”,掀起了詩歌史上第壹次創作 *** 。 事實上,當時的主要創作者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系。 「 ”三曹”便是他和曹植、曹丕父子三人,而「 ”七子”也大都歸功於他的庇護,還有才女蔡琰也多蒙他拯救看顧,可以說他不僅是「 ”鄴下文人集團”的主心骨,更是「 ”建安風骨”的靈魂人物。 就這點來看,無論是劉備還是孫權,就連智多近妖的諸葛亮,也無法與他相提並論。 他在征烏桓的歸途中曾寫下壹組詩,其中壹首被後世譽為「 ”開辟了詩歌的新時代”,這首詩名為《龜雖壽》,全文如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在這首詩中,53歲的曹操以千裏馬自比,中間的「 ”老驥伏櫪”四句,更是激勵了世人千年。 詩歌開頭四句以「 ”神龜”、「 ”騰蛇”起興,道出了生死存亡的自然規律。 在他看來雖然神龜的壽命很長,但也會有終結的那壹天。 仙獸螣蛇雖然可以騰雲駕霧,但最終也會化為壹抔黃土。 世間萬物,沒有什麽是永恒的。 這種樸素的辯證思想在迷信盛行的古代,算是非常難得的了。 此時的曹操大敗烏桓,已是53歲的高齡,在平均壽命不長的古代,算是暮年了。 想到壹統中國的夢想尚未實現,而兩鬢已然發白,詩人的心中不可能沒有壹點感觸。 但他畢竟是樂觀豪邁的,於是便發出了「 ”壯心不已”的吶喊。 他就像年老的千裏馬,雖然伏在馬槽裏,但他馳騁天下的雄心壯誌卻絲毫不改。 縱然時不我待,他依然不改雄心抱負,這樣的自強不息,老當益壯怎能不令人佩服呢? 後來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到「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也是這個意思。 這四句激勵了多少暮年之人,生命不止,奮鬥不息。 接下來的四句又是壹種與天鬥的豪情壯誌。 他認為壹個人生命的長短,並不是取決於上天,更多的是個人的精神狀態,只要調養有方,保持身心健康,就可延年益壽。 按理說,身處高位,又是50多歲的高齡,應該是比較貪生怕死的。 像秦始皇、漢武帝,哪個不是為了長生不老而幹盡荒唐事? 可曹操壹不求上天,二不求仙問道,他相信「 ”事在人為”。 這樣壹種自信樂觀的精神不僅在古代,即使是今天仍有重要意義。 整首詩寫得很是慷慨激昂,有壹種振奮人心的力量,即使相隔千年,仍能引起***鳴。 就像清代詩人陳祚明所言: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 不知讀了這首詩,妳對曹操是否有了更深的認識?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