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新課導入:請學生說出有關愛國的詩句。二、作者作品(PPT呈現)
1、舒婷,原名龔佩瑜,祖籍福建泉州。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中之壹。著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散文集《心煙》等。《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獲1980年全國中青年優秀詩歌作品獎。
2、背景:本詩發表於1979年。經歷“文化大革命”的青年詩人舒婷,面對經歷過深重災難後獲得新生的祖國,為個人的不幸而傷,為祖國的不幸而憂慮,同時又對個人與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很自然地生發出壹種憂患意識與歷史責任感,寫下了這首抒情短詩。
3、朦朧詩
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壹改新詩“明白如話”的特點,內容含蓄雋水,它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往往借助象征、比喻、暗示、通感等手法,變詩的單壹形象為多層次的意象叠加,給詩歌蒙上壹層朦朧的色彩,給人以獨特的審美感受。代表詩人有舒婷、北島、顧城等。
三、詩歌朗讀指導
聽錄音並跟讀,揣摩詩歌內在旋律:先抑後揚,體現出壹種由舒緩到急促、由低沈到高亢的語言節奏。語速要緩慢,語調要低沈,重讀修飾語及中心詞,聲音重的語速要慢。
第壹節:長句式,多節拍,每兩行壹個意象,仿佛是壹首以低音緩慢升起的樂曲,給人壹種沈重感。與詩人對貧困祖國的憂患意識十分契合。
第二節:詩句簡短急促,把憂國的情緒強化為深深的悲愴。
第三節:詩句拉長,節拍增多,這種起伏變化,造成全詩節奏反復回旋,抑揚頓挫,為第四節把全詩推向巔峰創造了條件。
第四節:節奏更快,運用排比,加強語言力度,把全詩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四、整體感知,體會情感
1、熟讀詩歌,歸納詩歌的層次結構。
第壹節:貧困、落後的祖國(在向祖國的深情訴說裏,融個體的“我”於祖國的大形象裏,重寫實)
第二節:痛苦、追求的祖國(寫中國人民屢受挫折卻從不泯滅的希望,重寫虛)
第三節:新生、希望的祖國(寫祖國的現在,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千年古國獲得新生)
第四節:“我”願為祖國獻身(寫“我”要承擔起振興中華的重任,要與祖國融為壹體)
2、“我”指代了什麽?
“我”既指詩人,也指整個古老的中華民族。(從“我是妳的十億分之壹”和“是妳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看出來)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痛苦、悲哀而又充滿希望和愛的感情。
五、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第壹節中,詩人構思了幾個意象?它們之間有什麽聯系?
構思了“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幹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等意象,這些意象象征了祖國落後的經濟、落後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難,同時也展現了在災難中艱難掙紮、緩慢前行的祖國形象。
2、第二節中所表現的情感是單壹的嗎?
既寫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寫出了人民的希望。“飛天”是宗教傳說中的能在天空飛舞的神,寄托著淳補百姓對生活的祈願。
3、第三節的感情色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詩人是用哪些意象表達這種感情的?
感情色彩由憂愁變為欣喜,意象有“新的理想”“古蓮的新芽”“掛著眼淚的笑渦”“新刷的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表現出祖國擺脫束縛,積極向上的狀態。
4、第四節中,詩人抒發的感情與第三節有何異同?
抒發的感情緊承上節,但力度有所加強,詩的感情達到了巔峰,願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取得祖國的”富饒”“榮光”和“自由”,強烈的民族責任與使命,崇高的獻身精神,使詩的思想為之升華。
5、每節詩末的“祖國啊”所抒發的感情是否壹樣,從中可以看出詩人的情感有何變化?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
第壹句抒發了詩人難以言狀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蘊含著詩人的幾多愁苦和幾多希望;第三句是詩人對祖國母親的莊嚴誓言;第四句是詩人對未來美好祖國感到無比自豪時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喚。可見,詩人的感情由低沈嘆息轉向亢奮熱烈。
六、小結本課
1、主旨:本詩通過壹系列具體生動的意象,描寫了祖國苦難的歷史和蓬勃發展的現實,抒發了詩人與祖國榮辱與***血肉相連的感情,贊揚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2、寫作特點
①這首詩帶有政治色彩,但不議論,只描繪。
②詩人在詩歌中創造了壹系列的意象。
現代詩歌相對而言還是容易理解壹些,下課的時候,已經有半數同學能夠背過,本節教學還算順利。但個人覺得在課堂上讀的時間還是太有限了,如果需要進壹步進行朗讀訓練,可以嘗試兩課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