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詩作品《放言五首》其三,原句是“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這是組詩第三首,也是流傳最廣的壹首,以通俗的語言說明了壹個道理:若想對人、事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判斷,而不能只根據壹時壹事的現象下結論。
全詩原文如下:
贈君壹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壹生真偽復誰知?
白話文釋義:我送給妳壹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蔔吉兇。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後。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壹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來表示他的心情。過了五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寫下五首《放言》詩來奉和。
《放言五首》是壹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在這五首詩中,作者根據自己的閱歷,分別就社會人生的真偽、禍福、貴賤、貧富、生死諸問題縱抒已見,以表明對當時社會政治的態度並告誡世人。第壹首詩放言政治上的辨偽──略同於近世所謂識別兩面派的問題;第二首詩主要講禍福得失的轉化;第三首詩流傳最廣,以通俗的語言說明了不能只根據壹時壹事的現象下結論的道理。
第四首詩通篇談世事人生的變化;第五首詩藝術地說明了新陳代謝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根本規律這壹道理,而正確的人生態度應該是:多考慮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國家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詩人借助形象,運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現為具體的藝術形象,因此雖通篇議論說理,但啟人深思,並不乏味。
此詩為第三首。在表現手法上,雖以議論為主,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贈君壹法決狐疑”,詩壹開頭就說要告訴人壹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壹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
“不用鉆龜與祝蓍”。先說不用什麽,而該用什麽,卻不徑直說出。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詩的第二、三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壹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以上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壹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
“向使當初身便死,壹生真偽復誰知?”這是全篇的關鍵句。“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壹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曲折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其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壹種深刻的哲理,令讀者思之有理,讀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