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紫色的薄霧被太陽光照亮,瀑布懸掛在山前。
高高的懸崖絕壁上,仿佛有幾千英尺高,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堂墜入人間。
王廬山瀑布簡介
《望廬山瀑布兩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兩首詩。壹首是五言古詩,壹首是七言絕句。這兩首詩緊扣題目中的“王”字,用香爐峰描寫廬山瀑布的景色,用“杭”字突出瀑布垂如珠簾,用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畫得惟妙惟肖,再詳細描寫瀑布的具體情景,把正在流動、流淌的瀑布描寫得瑰麗多彩,宛如壹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第二個七大奇觀歷來廣為傳誦,它的前兩句描寫了廬山瀑布的壯美景象,既朦朧又壯美;後兩句用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壹步描述了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用詞最佳。
《望廬山瀑布》的翻譯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出壹片紫色的薄霧,遠遠望去壹條瀑布像白色的綢緞掛在山前。
高崖上似乎有幾千尺的瀑布,讓人以為是銀河從天上落到了地上。
註意事項: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部,是中國名山之壹。
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峰。
紫煙:指被太陽光照射後呈現紫色的雲和水汽。
銀河:又名天河。古人稱之為帶狀星系團。
九天:九天,形容天極高。
贊賞:
這首詩是七言絕句。這首詩中的香爐,即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渾圓,煙雲聚散,似博山香爐”(音樂史《太平環記》)。但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就變成了另壹番景象:壹個不屈不撓的香爐,壹團團的白煙在冉冉緩緩升起,飄渺在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變成了壹朵紫色的雲。這不僅使香爐峰更加美麗,而且浪漫,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
然後詩人把目光轉向了山壁上的瀑布。“望瀑懸河前”,前四個字才是重點。“懸於河前”是“望”的第壹意象,瀑布就像壹個巨大的白練高懸於山川之間。“懸”字妙不可言,它由動轉靜,生動地表現了《遠望》中傾瀉瀑布的形象
第三句話也描述了瀑布的動態。“飛落三千尺”,壹筆壹劃,字字鏗鏘有力。“飛”字生動地描繪了瀑布噴湧而出的情景;“直下”既形容山高坡陡,又表現了水流之急。天直落,勢不可擋。
但詩人還不夠滿意,又寫了壹句“疑是銀河落九天”。他真想從天上掉下來,讓自己的靈魂大吃壹驚。“疑是”值得玩味。詩人明明是恍惚中說出來的,讀者也知道不是,但都認為只有這樣才更生動,更真實。秘密就在於詩人之前的描寫中已經孕育出來的意象。
高聳的香爐峰隱藏在雲霧中。看著遠處的瀑布,就像從雲端飛下來,墜落在天空中,自然聯想到壹個星系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定九天”這個比喻很奇怪,但它並不是在詩中憑空出現的,而是很自然地從對意象的‘描繪’中走出來的。它誇張而自然,新穎而真實,從而引起全篇的共鳴,使整個形象更加絢麗多彩,氣勢磅礴,氣勢磅礴,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表現了李白“萬裏倒,勢猶末強”的藝術風格。
宋代詩人魏清之說:“七言詩第五個字要響。.....所謂林格致力於地方。”這個觀點在這首詩裏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生”字,既讓香爐峰“活”了起來,又隱隱約約地表現出山野炊煙裊裊升騰的景象。“掛”字之前已經提過了,“落”字也很奇妙。生動地描繪了突然的高空和巨大的流量的雄偉氣勢。很難想象如果把這三個字換壹下,這首詩會是什麽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