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
我希望,我是壹個睡在夢裏的孩子,
我希望,我是壹個自由飛翔的孩子,
我希望,我是壹個童話裏的孩子,
沒有實現自己的夢,
卻要將夢的藍圖焚燒得不留痕跡,
前進不了,
卻又折了退路。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任性的孩子,
我們都有那笨拙的自由,
不流淚的眼睛。
也許
我是被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壹個時刻
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壹只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壹片天空
壹片屬於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壹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畫下想象中
我的愛人
她沒有見過陰雲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顏色
她永遠看著我
永遠,看著
絕不會忽然掉過頭去
我想畫下遙遠的風景
畫下清晰的地平線和水波
畫下許許多多快樂的小河
畫下丘陵——
長滿淡淡的茸毛
我讓它們挨得很近
讓它們相愛
讓每壹個默許
每壹陣靜靜的春天的激動
都成為壹朵小花的生日
我還想畫下未來
我沒見過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畫下她秋天的風衣
畫下那些燃燒的燭火和楓葉
畫下許多因為愛她
而熄滅的心
畫下婚禮
畫下壹個個早早醒來的節日——
上面貼著玻璃糖紙
和北方童話的插圖
我是壹個任性的孩子
我想塗去壹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畫滿窗子
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
都習慣光明
我想畫下風
畫下壹座比壹座更高大的山嶺
畫下東方民族的渴望
畫下大海——
無邊無際愉快的聲音
最後,在紙角上
我還想畫下自己
畫下壹只樹熊
他坐在維多利亞深色的叢林裏
坐在安安靜靜的樹枝上
發楞
他沒有家
沒有壹顆留在遠處的心
他只有,許許多多
漿果壹樣的夢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為什麽
我沒有領到蠟筆
沒有得到壹個彩色的時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創痛
只有撕碎那壹張張
心愛的白紙
讓它們去尋找蝴蝶
讓它們從今天消失
我是壹個孩子
壹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那麽多的夢想,
那麽多的希望,
無法實現,
我們都是任性的孩子,
那段日子
也許,
不像想象中那麽幸福,
卻也那麽珍貴,
那麽單純,
那麽任性的童年。
理由: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壹個孩子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和感受世界,希望用彩色蠟筆在幻想的世界裏勾畫出壹幅幅色彩斑斕的人生藍圖,畫下“笨拙的自由”、“永遠不會流淚的眼睛”、“沒有痛苦的愛情”。然而,這幻想的美好藍圖在現實世界中能否實現嗎?詩人離開幻想回到現實。“沒有領到蠟筆”,指“我”的理想藍圖並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同,因而,“我”在絕望中“只有撕掉那壹張張心愛的白紙”。“白紙”指“自我”、生命或沒有寫出的詩。但詩人是否從此就停止對幻想的追求了呢?不。詩的最後壹節再次點明,“我”是“壹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將仍然執著地追求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