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愛的散文有:那個清晨、鎖不住的目送、遇見文字,緣結壹生、撼動人心的壹些母愛片章、壹個媽媽對女兒的講述。
1.那個清晨: 那個清晨 壹大早,便被母親叫起。我有些不滿,平常我是總要在床上多賴壹會兒的。可當我迷迷糊糊的看到母親緊繃的臉龐時,我好像壹瞬間明白了什麽,心隱隱的顫抖起來。 村子裏突然傳出幾聲犬吠,我壹激靈,坐直了身體。 母親平時是極寵愛我的。但現在,她看著我的母愛。
2.鎖不住的目送:我鎖著母親,鎖著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發和叨嘮鎖在了四樓。她趴在陽臺邊,像壹棵半枯的藤蔓,在陽光裏呼吸,在風雨裏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著歲月的眷顧。 最讓母親不堪的,這座灰舊的小樓還不是我的家。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母親常獨自訴說。
3.遇見文字,緣結壹生:妳是我生命中最唯美的遇見,文字帶我走進這個陌生的世界。 ---題記 那年,七歲,走進了那間土坯房,遇見了妳。 那個清貧的年代,沒有刻意的準備,就把那雙粘滿泥巴的小腳丫洗幹凈,穿上媽媽自己做的布鞋子,還有在油燈下縫制的新書包,就歡天喜地的奔向村口的那間老屋。
4.撼動人心的壹些母愛片章:1952年,為了挽回朝鮮戰爭敗局,“聯合國”軍增援了壹批士兵,韋爾森就是其中的壹員。在人民軍強大的攻勢下,“聯合國”軍開始撤退。途中,韋爾森由於傷勢脫離了大部隊。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幾聲淒厲的嬰兒哭聲,他循聲找去,哭聲是從壹個雪洞裏傳出來的。
5.壹個媽媽對女兒的講述:女兒二十周歲了。 這段時間,腦海中不時回想女兒這二十年來的點點滴滴,心想將這些記憶記錄下來,也是壹種紀念。及至落筆,才知事雜筆枯。那麽,就信馬由韁,筆隨心走吧。 幼時的女兒與同齡人迥異,不愛動畫片,不喜小人書,不與人嬉戲。幼兒園的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擴展資料:
散文是壹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壹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
《辭海》認為 :中國六朝以來,為區別韻文與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統稱“散文”。後又泛指詩歌 。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隨著時間的發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