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誦,午讀,暮省》是幹國祥老師在2006年提出的壹種兒童生活方式。
他的意思是說,壹個兒童的精神生活應當 始於 明亮的開啟, 經由 豐富的拓展, 終於 對話、反思與吸納,如此循環往復地持續完成精神建構 。
怎麽理解呢?兒童精神的發展往往會經歷這樣的過程: 首先 是壹種喚醒、照亮; 然後 是滋滋不倦地去豐富、去拓展、去深化(這往往是通過閱讀與更廣泛意義上的學習完成的); 最終 在自我與外部世界的對話和反思中,兒童潛在地、或有意識地完成自我精神的建構。
舉個例子,因為老師、父母的教導,或者因為榜樣的感召,兒童產生了某種朦朧的願望,就像壹束光照進了心靈,這往往是 精神發展的開端 。在這種精神之光的照耀下,兒童開始勤奮地探索、閱讀、學習,把自己的觸角伸向各種有價值的領域, 這是精神發展的過程 。
在這個過程中,必定伴隨著 反思 。反思意味著兒童基於自身生活和生命、以及所在處境的壹種判斷,是兒童主體對於所吸引的壹切的主動選擇和積極消化,這是 精神發展的完成 。
兒童不斷地經歷這個過程,就形成了兒童的精神運動。我們經常把這個過程稱之為 “ 浪漫 、 精確 、 綜合 ” 。
所謂的 “ 全人之美課程 ” ,其中重要的含義就是幫助兒童恢復精神生活,建議恢復生命的完整性,避免片面知識學習可能帶來的割裂,是壹個以發展兒童的精神生活為目的的 “ 晨誦,午讀,暮省 ” 的課程體系。
這裏 “晨誦” 主要是指 詩歌誦讀 ; “午讀” 主要指 大量的兒童閱讀 ,包括了精讀與泛讀; “暮省” 主要是指 在教師引導下,兒童保持對自身生活的反思,並在此過程中形成和提升反思能力 。在這個背景下的晨誦課程,就成了最有儀式感的壹類課程。
為什麽說有儀式感呢?
壹是因為晨誦往往是兒童每天早晨到校後的第壹個課程,通常時間為20分鐘左右。晨誦的目的不在於記憶知識,而在於 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 ,培養壹種 與黎明***舞 的生活方式。
晨誦 與早讀的區別 在於:早讀指向 知識 ,屬於知識課程;而晨誦指向 人 ,屬於生命課程,讓每壹天從體驗優美的詩歌開始,從對生活和生命充滿感覺開始,即“與黎明***舞”。
兒童的每壹天不應該僅僅被太陽喚醒,被母親喚醒,也應該被詩歌喚醒。只有被詩歌喚醒,精神才能夠真正地醒來,這是足以照亮壹天的高品質的精神生活。
如果每天,兒童都是在不同的詩歌中被喚醒呢?
壹年級的 兒歌童謠, 二三年級的 兒童詩 ,三四年級的 在“農歷的天空下”古典詩詞課程 ,五六年級的 中外經典、現代詩歌、青春詩歌以及儒道經典 ,結果會如何?當六年中,每壹天的校園生活都是用詩歌開啟,那麽兒童內在的精神、外在的語言,甚至包括智力生活,將發生何等生動的變化!
所以,晨誦是學校、是老師贈與兒童的壹份美妙的禮物。
沈從文有壹句話經常被用來描述晨誦的意義:“於清晨極靜之時,聽到鳥鳴,令人不敢墮落。”用孔子的話來說,這叫 詩教 。所以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興於詩”準確地概括了晨誦的意義,有了這個前提,才有各種規矩的立,最終才能轉化為生活的自由狀態,即抵達“樂”的境界。
當然,晨誦的意義不止於此,精神的舒展與豐盈,含義是多方面的,心理的健康、生命的潤澤,都有賴於詩歌的澆灌,在詩歌中也潛在地發展了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通過晨誦,無論是民族文化還是人類文明,都以非常自然、優美的方式得到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