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時間(農歷)和主要習俗是什麽?1?三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相連,“五”也是正數,所以端午節也叫端午、崇武、端陽、中天等。這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有: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房前掛鐘馗、掛艾蒿和艾草(菖蒲)、百病遊泳、戴香囊、準備祭品。家庭成員在孩子的手腕上纏上五顏六色的絲線。傳說他們可以延續生命,祈求長命百歲。《東京夢中華錄》卷八《龍舟節》說:“龍舟節物:百索、艾蒿、銀樣鼓、花式花扇、香糖、粽子、……”。掛鐘像:江淮壹帶,家家掛鐘像,鐘捉鬼驅邪。艾葉菖蒲:家家用菖蒲、艾葉、石榴花、大蒜、龍船花做成人形,稱為艾人驅邪。殷的《午日中》詩說:“少年節更深情,老了反覺悲。”沒用,但是祈求酒和酒就好了。梅在《端午晚得菖蒲》詩中說:“黃昏得菖蒲,不如不曾得。怎樣才能免俗,向鍋鞠躬三次?“賽龍舟:用龍舟驅散河中的魚,以免吃掉屈原的屍體。為了紀念屈原,吳越和楚國都有比賽的習俗。(其實在古代,比賽不是壹年壹次,還有農歷除夕、春末三月、重陽。後來主要是端午節。)吃粽子:在荊楚地區,人們把糯米或蒸好的粽子餅扔進河裏祭祀屈原。未來,用稻葉包裹的大米將逐漸取代竹筒。現在全國各地粽子的形狀和內容都有各種變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鹽豆粽子,廣東中山的蘆豆粽子。喝雄黃酒:流行於長江流域。吃蒸飯:流行於部分晉語地區,蒸飯是由黃米(小米)蒸成的米飯。流浪百病:流行於貴州。佩戴香囊:孩子們佩戴香囊來抵禦邪惡的靈魂和瘟疫,並裝飾他們的胸部。香囊內含朱砂、雄黃、香藥,用絲綢包裹,用五色絲線系住。寫符咒:日落前,折些桃枝插在門窗上,或在室內掛符咒辟邪。這種傳統的民俗現在基本上已經消失了。立壹個雞蛋:如果雞蛋在中午直立,就意味著來年有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