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以《橋》或《路》為題,運用象征或比喻、或擬人的手法寫壹篇散文。字數不少於450字。

以《橋》或《路》為題,運用象征或比喻、或擬人的手法寫壹篇散文。字數不少於450字。

夜闌人靜時,寂寂無人處,總有壹個聲音在低語:橋是什麽?它僅僅是壹條放大的板凳嗎?我知道這是不安分的心靈在叩問,是愛幻想的大腦在高速旋轉.在這個多元的世界裏,萬物皆相似,在思索了半天後,潺潺的心靈之水送來了答案:水也是橋.

水是思鄉之橋,美麗的昭君出嫁時,陪嫁的除了金銀珠寶外,最不可缺的就是那香溪溪水,是那條長溪給了她落雁的容貌和如水的柔情與堅毅.幾次伴著月夜環佩空歸,對著遠方暗自落淚,遠嫁的姑姑再也不能隨侍女壹起到溪邊浣紗,梳洗那如雲的長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塞外沒有親似骨肉的香溪和親如夥伴的侍女,她對著那瓶溪水暗自神傷,在溪水架成的思鄉之橋上失神、落淚.

水是友情之橋,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舊如故嗎?李白與汪倫的友情隨之沈積至今,忘不了那仍依惜別的友人深情的目光和壹份僅存心底而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默契,還有什麽不快嗎?舉杯與朋友暢飲,對影成三人獨酌,讓人神傷,遠在天涯斷腸人的自飲讓人心碎,這友情之橋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現實.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有人為妳祝福、祈禱,潭水依然如故,友情越積越深,壹葉素箋為妳寄去相思,壹封飛鴻讓我們永記潭水般深厚的友情.

水是愛情之橋,前生前世黛玉欠下寶玉那幾滴瓊漿化成他們今世的姻緣之橋,演繹壹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正是這座橋造就了情侶情緣,讓他們如水繞山、山護水般纏綿,藐視著世俗的眼光,走出天國的迷夢,到地獄裏尋找自己的真家,他們不愛那南面的金山,西面的銀山,東面的銅山,卻偏愛北面的那座孤冷的北山,情願用壹生卻廝守它的清冷與孤寂.

佇立在這條我們似懂非懂,朦朦朧朧的橋上,感覺它好像壹部長長的、牽動心弦的史書,讓我思索至深,感悟至深……

橋 韻

橋是什麽?

對啊!橋是什麽?誰會考慮這個問題呢?

著名的橋梁學家茅以升卻仔細地考慮過這個問題.他說“橋不過是壹條板凳,兩條腿架著壹塊板,板上就可以承擔重量.把這板凳放大,‘跨’過壹條小河,或是壹個小谷,就形成壹座橋.”

不!橋,不是這麽簡單的!不是的,絕不是的!

如果是的話,那愛心橋算什麽呢?那天上迷離的彩虹橋又算什麽呢?所以,它並不簡單.在我的內心深處有兩座不簡單的橋,它們是——

親情之橋——萬年橋

歲月像過濾的篩網,篩去記憶中的泥土,留下了閃光的金子.我早已欣賞過趙州橋的古樸蒼老,領略過長江大橋的矯健雄偉.然而,我卻總是時時惦記著家鄉古城那座小橋,記著我童年夢幻的小橋.壹到放假,縷縷牽掛總是促使我去尋找那溫馨甜蜜的童年回憶.

那是壹座擁有高齡的石拱橋,橫跨在低吟淺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橋也美,橋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圓玉潤了.

大橋給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麗的色彩.然而,轉學、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轉的生活車輪帶走了我的童年和無邪.當我再次走向大橋時,愉悅平靜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點點惆悵的漣漪.

聽,橋下傳來鳴琴壹般淙淙的水聲.它,就是太平橋,壹座飽含我童年與親情的橋.

友情之橋——萬年橋

窗外雨瀟瀟,把思緒浸潤得葳蕤多姿.冬已去,春光壹縷送來溫馨壹片,故鄉的橋連著難忘的友情.

還記得那座古韻悠悠的小橋麽?我記得,我們記得,我們這壹群嘻嘻哈哈的小孩、壹夥年少天真的夥伴、壹群朝夕相處的同窗記得.我們曾同行,帶著真誠,懷著希冀,揣著夢想,走過風雨中的古橋,走過艷陽下的古橋.

幾叢青苔,幾棵小草,抑或是幾粒小螺,悠然展示著小橋的殷實和安寧.走過前人屐履磨潤得青石板路,足音空跫,當是現實與歷史相互碰撞的回聲······

古橋的學名叫萬年橋,我稱她友情之橋.它曾陪伴我們走過幼稚,走過童真,走向靚麗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妳,座座嶙峋的牌坊托舉著妳,細細柔柔的炊煙籠罩著妳,雙雙深情的明眸掛念著妳.啊!親情之橋——友情之橋,純潔的色彩,矯健而有不失優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壹縷春風,壹抹陽光······

東有燈臺西有鵝,南有馬鞍北有雀”這兩句在民間流傳很廣的詩句記載了桂中著名商埠——龍城的四大著名景點.如今,這四大著名景點風光依舊,在人民的呵護下更煥發了青春的魅力.而現在的柳州,成為了壹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的卻要數那飛架柳江南北,絢麗多姿,造型優美的座座大橋.

我的家鄉柳州地處桂中腹,上連風景名城桂林,下接廣西首府南寧,成為廣西的交通樞紐,但“江流曲似九回腸”這獨特的地貌,使柳州市被柳江隔成環抱葫蘆半島的河南河北兩大塊,橋梁成為南北交通急需解決的大問題,成為龍城人民歷史的期盼.

小時候,我曾聽外祖父說過壹段美麗的傳說,柳江河上架起了壹座浮橋!那時,浮橋是柳江河上僅有的壹座木制橋.浮橋下方是用壹排由幾十條相扣的小船墊起,上面鋪上壹層厚厚的木版,用十分粗的繩子簡單的作成護欄,車輛不能通行,且每當刮風下大雨,行人稀少,每當夏水襄陵,水流湍急,又得把浮橋拆掉.這座浮橋的系連著我母親的童年,留下母親成長的足跡.

那時,外祖父每天都要牽著母親在這橋上來回地走著.初始,母親壹看見這橋就“哇哇”大哭起來,總讓外祖父背著過橋;慢慢地,時間長了,母親開始學過這座橋,可沒有走多遠,就又是哭又是鬧的,而外祖父則總是以慈善的笑容安撫著……

隨著歷史的推移,柳州終於出現了壹座水泥鋼筋建成的橋——鐵橋.鐵橋的出現名噪壹時,可還是留下了許多遺憾,鐵橋只供火車通過,人們還是無法了結過橋的這壹長久的等待.

到了文革時期,柳江大橋終於問世了,它了結了幾代人過橋的願望;過了不久,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二、三、四橋也出現了;接著是文惠橋成為又壹亮點;如今,紅光橋也正在動工建設當中.

倘若是登上馬鞍山,眺望柳州,無論白天黑夜,展現在妳眼前的都是壹幅美麗的柳州畫卷.

白天,在陽光的照耀下,這橋顯得愈發精神,柳江橋是鋼筋混凝土澆築成的,它以自己古色古香的韻味,給人以樸實無華的感覺.在橋上有精雕細琢的圖案,有的是壹面五星紅旗,有的是黨旗,有的是旭日東升的情景……二橋像壹條龍臥在柳江上方,在這藍天碧水中,它還在熟睡.三橋又稱壺東大橋,它穿著現代化的服飾,走向新時代,在它寬敞平坦的橋面上,給予行人和車輛方便.四橋又叫壺西大橋,是壹座拉索橋,單靠壹個橋墩支撐著,我想它是這些橋中獨立性最強的吧!從橋的壹端放眼望去,藍天碧水之間,像出了壹條彩虹.文惠橋雖然橋面只能單行車輛,但卻是這五座大橋最為奪目的,它的除塵脫俗,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何等美妙!它的飄飄欲仙給人以遐想的感覺,何等神奇!它的瑰麗多彩讓人流連忘返,何等奇麗!它有四個橋墩,三個橋拱,像壹座彩虹橋似的.

晚上,整個龍城便成了燈的海洋,星的世界,而這五座橋在柳江河上可謂是出盡了風頭.柳江橋上的兩排柔和的光,保留著特定年代的古色韻味;二橋,三橋及四橋燈火通明,像是嵌上了珠寶似的,在夜裏閃閃發亮;文惠橋則撒下了珠光寶氣,把柳江河映紅了,把橋的兩端照亮了,成了龍城晚上的夜明珠.

數座大橋飛架,為柳州增添了氣勢和色彩,想當年,柳州無橋,人民盼望有橋,龍城人民經過了多麽漫長的期待!如今,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推動柳州歷史的進程,經濟的發展不正是這座座大橋嗎?文惠橋及紅光橋的相繼建成,將龍城的經濟發展推向新高潮,體現龍城經濟發展的新輝煌.不久的將來,我的家鄉龍城將更繁榮,桂中明珠柳州將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