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於之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自然地理奇特多樣,氣候極其復雜多彩。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創造了繁榮的民族文化,其中之壹就是詩歌。我們的祖先在詩歌創作中是如何描寫四季的?
首先,春天
壹年之計在於春,那就從春天開始吧!春風冷颼颼的,但乍暖還寒,但枝頭上的嫩芽已經悄悄探出了嫩芽。“碧玉妝樹高,萬縷青絲掛毯垂。我不知道是誰剪下了薄薄的葉子,但二月的春風就像剪刀壹樣。”這是唐和張之在《唱柳》壹詩中的名句,把春風比作剪刀,誇她剪了春風。在他張之之前,誰能想到呢?巧妙地描繪了春天的到來。春天是新生命的開始,卻又生機勃勃。北宋詩人秦觀在《春日》中寫道:“黃昏,輕雷落,波光瓦不平。有情牡丹含春淚,薔薇無力臥枝。”雨後庭院春光明媚,牡丹含雨含羞,玫瑰嬌媚嫵媚。很可愛。描寫春天的流行的詩歌包括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道季節,當春天發生。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朱的《勝日尋香濱,茫茫風光壹時新。妳可以很容易地認出東風,它永遠是春天,開著五顏六色的花。”孟浩然的《二月湖水清,家家春唱》;李白說:“東風灑雨露,人間會使人春來。”在詩人眼中,春天的空氣清新宜人,讓人感到輕松舒適。這是壹個充滿詩意的季節,那些頹廢陰郁的東西都被春風吹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彩繽紛的春天!世界上的壹切都應該受到春天的洗禮,“野火不會毀滅它們,春風帶來了生命”,“東風和太陽壹樣好,每壹棵草都遇到了鮮花”。當春天來臨時,讓我們在心中和肥沃的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種子。
第二,夏天
春去夏來,四月,身邊的景色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宋代賈誼曰:“江南夏,種筍織。空氣像城堡,青蛙是管弦樂。”在夏夢和初夏,它通常指的是農歷四月。詩人看到眼前的竹筍像是排列好的,但在遠處,它們通過密度不同的空氣的折射,在空中呈現出海市蜃樓。布谷鳥聽起來像夏天是新的。桑媽做的不夠,但我意識到我是壹個和平的人。“那些正在盛開的花朵在春天過後已經枯萎,化為塵土。在布谷鳥的叫聲中,夏天到了,兩邊都是桑麻的路,永遠沒有盡頭。此時的南宋已經動蕩不安,詩人感慨,也許只有大自然才能展現壹個和平的世界。杜甫在《夏夜嘆息》中寫道。落花秀比春多”。這些都是描寫初夏的美好句子。描寫仲夏的詩,白居易的《看割麥》,“滿是土氣的熱,太陽曬在我背上。我不知道有多熱,但我珍惜漫長的夏天。”白居易在這首五言詩中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夏天很熱,但這是農民最忙的季節,家裏的女人和孩子都在地裏幹活。白雨跳上船,風吹走,水面看起來像湖下的天空。"詩人在遊湖時,捕捉到了夏季天氣突變的壹幕."烏雲翻墨”和“白雨越珠”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用“翻墨”來形容積雨雲的到來,用“跳珠”來形容雨滴的飛濺,“風來了吹走了,看著湖水。“景色和四季的不壹樣。第二天荷葉無限,荷花以不同的方式反射太陽。”它有另壹種味道。六月的西湖,夏天有獨特的風景。濃綠的荷葉壹望無際,碧波蕩漾如水如天,紅色的花朵反射著陽光。如果在芙蓉洗澡,那艷麗的荷花就不壹樣了。詩人把西湖六月的夏天描繪成了人間天堂。有唐描寫夏末。平橋退月。音樂傳到庭院,燈在陽臺。夏天蟬盡,新秋雁來。他們會歡迎妳睡覺,享受杯子。“夏秋之交的壹天晚上,主人在家裏設宴招待客人。雖然是個小酒席,但主人舉辦得很隆重,音樂從水中傳來,燈光上下呼應。宴後詩人來到園中,月色如水。
第三,秋天
有人說秋是誌,有人說秋風傷身,甚至有人說現在的政局動蕩是多事之秋。可見對秋天的描寫眾說紛紜,但在詩人眼中,秋天卻是另壹番景象。唐《殘雲集暑,新雨帶秋嵐》都說天上浮雲收暑,秋雨隨霧飄。魏在《山居秋夜》中寫道:“溪中水晶石,李白夜半,京畿壹溜月,萬槌捶地,秋風吹我心永朝玉關,呵,韃靼軍幾時收,吾夫長征歸來!”!,描寫洗衣婦思念在遠方作戰的親人,秋風習習,天氣漸冷,希望親人早日歸來。詩人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希望盡快結束戰爭,過上和平生活的樸素願望。李白寫秋天的景色時說:“這是壹個孤獨的地方,秋天留下了老梧桐。”蘇軾《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千裏好風光。”蘇軾仕途坎坷,又恰逢中秋佳節,弟弟卻多年未見,心中難免郁悶。但最終他並沒有被消極悲觀的情緒淹沒,而是以樂觀的心態表達了對人類生命的熱愛。如同壹種顏色,彩霞與孤人們,秋水與天空相映成趣,構成壹幅色彩鮮艷的畫卷。被後人稱為描寫秋景的千古絕句。孟浩然爬上山來表示敬意,“現在,當我爬上這座山來看妳的時候,我的心與大雁壹起高飛,安靜的黃昏可能會顯得有點悲傷,如果這個秋天的天氣不是這樣清爽和清晰,我希望妳會來見我,帶著壹籃酒,* * *醉了重陽節。”爬上了山,遙望遠方,心情隨著紅巖飛到了天盡頭。秋天。而且天高氣爽,秋高氣爽,也能引起我的興趣。我最希望的是我的朋友張帶酒來這裏,在我重陽的時候壹醉方休。穆圖的秋夜可能比孟浩然的心情更好,”銀燭秋光畫了壹幅冷屏,輕扇著螢火蟲。白天的夜晚涼爽如水,我坐著看牽牛花織女星。”杜甫的《上山》表達了她的感受,“樹葉像瀑布的浪花壹樣落下來。抒發情懷,烘托氣氛以萬裏悲秋,杜甫憂國傷國的情懷躍然紙上。紅樓夢中“秋花蕭瑟,秋草黃,秋光長。感覺秋窗無盡,所以風雨蕭瑟!“更何況”羅州經不起秋風,余音使秋雨急。”“我不知道風雨何時止,但我教過眼淚打濕窗紗。“自古誰能比得過黛玉的悲秋情懷?淚如泉湧,淚伴秋雨,徹夜難眠。宋仲彥的《漁父豪情》壹詞,又是壹種悲秋情懷:“秋來風光不同,衡陽雁不留意。"
九月屬於三秋。秋天也是勞動人民收獲的季節。地裏的莊稼壹片金黃,豐收在望。山上紅楓霜降,景色被秋色襯托得肅穆成熟。
第四,冬天
冬天,四點多了。寒風凜冽,荒涼的大地給人以深深的震撼!冰雪晶瑩,讓人陶醉在白色的世界裏!雖然冬天萬物蕭條,厚厚的積雪孕育著新生命的萌芽,但冬夜漫長。詩人在壹年的最後壹季會有怎樣的感受?白居易在《冬天的至日夜鄉愁》中寫道:“每到至日的冬天,我就在燈前抱膝。”據說中秋節也是想家的時候。柳宗元被貶永州後,感到孤獨苦悶,冬天無處可去,於是只身到了山野,只見“百山無鳥,千徑無足跡,壹葉扁舟,壹竹披風,壹老人釣寒江——雪。”四周的鳥都消失了。壹個戴著竹帽的老漁夫獨自在船上釣魚。唐·高篇《論雪》“六飛花進屋,坐看青竹變大枝。現在好高騖遠,把天下邪路都掩蓋了。”詩人冬天坐在窗前,看著雪花飛進庭院,窗外的青竹立刻變成了白色的大樹枝。這個時候,如果妳爬上壹座高樓去看野外的風景,荒野會是崎嶇不平的。它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和委屈。李白在《流行北方》中表達了悲憤:“黃河能容土,北風雨雪恨。”“黃河捧土”是個典故,說的是即使黃河捧土,也難不懷念親人的仇恨,北風呼號,大雪漫天飛,到處都是蕭瑟的冬日景象。毛澤東的《沁園春》應該是第壹首贊美冬日景象的詞。《萬裏雪飄》壹詞首先從宏觀的角度描寫了北方的冬季風光,而《長城內外——上下江》則從另壹個角度旁證,進壹步提煉了主題,從而延展了冬雪的磅礴大氣,再將自然風光與人物相結合,以偉人的胸懷俯瞰歷史,評論皇帝“山川之美,無數英雄折腰。”經過時空的轉換,可以總結如下。這裏很安靜,但毛澤東的內心充滿了起伏,他的激情難以抑制。北方的冬雪是活生生的歷史,是化著紅妝的補鍋匠,是抒發情懷的好地方!偉人的胸懷自有冬雪的特點。
四季交替,各有特色,詩情畫意,唱不完。聽著春天的聲音,聞著夏天的氣息,陶醉於秋天的渲染,懷戀著冬天的孕育,醉人而令人欽佩,迷人的詩篇,迷人的四季,讓我們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文化,更加熱愛我們親愛的祖國,創造新時代燦爛的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