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詩的第三、四句是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壹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勝,別出心裁。
前兩句體察景物之精細已經令人稱贊,後兩句如騎兵驟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後,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這是壹種心理狀態。嚴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
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特有的,它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麽惹作者喜愛了。像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壹般不同,這是壹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出處:出自唐代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原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白話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壹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這是壹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早春。當時韓愈已經56歲,任吏部侍郎。雖然時間不長,但此時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鎮州(今河北正定)藩鎮叛亂,韓愈奉命前往宣撫,說服叛軍,平息了壹場叛亂。
穆宗非常高興,把他從兵部侍郎任上調為吏部侍郎。在文學方面,他早已聲名大振。同時在復興儒學的事業中,他也卓有建樹。因此,雖然年近花甲,卻不因歲月如流而悲傷,而是興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詩是寫給當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大約韓愈約張籍遊春,張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於是作這首詩寄贈,極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觸發張籍的遊興。
百度百科-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