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中國文學的起源是詩歌?
中國文學的產生可以壹直上溯到文學產生以前的遠古時期。原始的神話傳說和歌謠,在人們口頭代代流傳,經過漫長的時間,才用文字記下壹鱗半爪。由於時間久遠難以相傳導致變異,後世見諸文字記載的原始文學很難說是其原貌。這些遠古歌謠和神話,我們稱之為傳說時期的文學。遠古時期的歌謠和神話傳說,在古籍中時有記載。據說是神農時代出現的《蠟辭》雲:“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本,歸其澤!”,這大約是壹首農事祭歌。至於傳說為堯舜時期的《擊壤歌》、《康衢謠》、《卿雲歌》、《堯戒》、《賡歌》、《南風歌》等,從其思想內容和語詞來看,顯然都是後人的偽托。倒是有些簡單質樸的韻語,可能是原始歌謠的遺留。如《吳越春秋》卷九所載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彈弓和狩獵的過程,語言古樸,但已經具有韻律,顯然是壹首十分古老的歌謠。《呂氏春秋·音初篇》所載禹時塗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雖只有壹句,卻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比較可信的夏代詩歌的遺文。屬於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反映了生產力水平很低的情況下,先民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後來的文字記錄大多是片斷零散的,有些已經被後人改造,中國神話的原始形態沒有很好地保存下來。文字產生以後,中國文學才脫離了傳說時期。文字的出現,是社會文明的標誌之壹。漢字的起源,歷來有若幹推斷,至今仍是壹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隨著甲骨蔔辭及殷商青銅器的不斷出土,探討上古文學有了可信的資料,為文學發展成為書面文學提供了條件,標誌著中國書面文學的萌芽。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出現了壹些較長的鐘鼎銘文,這表明具有文學因素的文本出現了。從此,文學的各種形式在語言文字的不斷成熟過程中分途發展。詩歌是最古老的文學形式之壹。中國最初的詩歌是和音樂、舞蹈結合在壹起的,這在我國古籍中有明確的記載。《呂氏春秋·古樂》雲:“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壹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葛天氏”應是傳說時期的壹個部落酋長。這八闋可能是現在所知的最古的壹套樂曲,有歌有舞,歌辭已經無可稽考,舞容極其簡單。《尚書·益稷》記載帝舜時的樂曲《大韶》雲:“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後德讓。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鏞以間,鳥獸蹌蹌。《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公子季劄對其內容和意義的評論,認為此曲“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如天之無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據《論語·八佾》記載,孔子也曾稱贊說:“《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孔穎達疏去:“樂之為樂,有歌有舞,歌以詠其辭,而聲以播之,舞則動其容,而以曲隨之。”這段話具體論述了《大韶》詩、樂、舞三者壹體的盛大場面。《禮記·樂記》雲:“詩,言其誌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詩、樂、舞三者緊密結合,是中國詩歌發生時期的壹個重要特征。詩歌和音樂、舞蹈相互結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經成熟並廣泛用於文獻記錄以後,還存在了相當長的壹段時期。如《詩經》中的作品都是樂歌,而其中的頌詩,是祭祀時用的歌舞曲。約在春秋以後,詩歌從樂舞中逐步分化獨立出來,專向文學意義和節奏韻律方向發展。